來源:幼教網 2018-04-23 15:11:11
S很精心的裝扮她的小公主,給她買粉嘟嘟的衣服和裙子,給她買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發卡……
更加出人意料的是,S的媽媽很喜歡她的外孫女,每天親親抱抱愛個沒完。
S說,可能是因為女兒甜心長得漂亮,和童年時的丑丑的自己完全不是一個畫風。
5
后來,這話被甜心否了。
那是一次幼兒園活動,要求家長上臺和孩子一起合唱,每個媽媽都化了妝,甜心說,媽媽,你也化吧。
S視死如歸地坐在梳妝鏡前,她心里只有一個信念——不能給女兒丟臉。
那是她繼照婚紗照之后的第二次化妝,化完后,甜心撲到她腿上,說,媽媽,你真漂亮!
S嚇得妝都快花了,這么多年來,從來沒有人用“漂亮”二字來形容過她。
6
如果世界上有一個人認為S是個大美女,那這個人一定是她的女兒甜心。
甜心走在路上,看到某件漂亮的衣服,就會指著衣服說:媽媽,你穿這個肯定好看。
她還經常爬到S背后,說:媽媽,你留長發吧,這樣我就可以給你梳辮子了。
她甚至會一本正經地望著S的眼睛說:媽媽啊媽媽,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
雖然很像《白雪公主》里魔鏡說話的版本,但是S還是相信了,她笑得很大聲,笑得不得不跑到衛生間去擦眼淚。
7
S說,這世上最最深愛你的人,也許不是父母,而是自己的孩子,她會無條件的接納你的一切,你的好,你的壞,你的精彩,你的不堪,在他們眼中,你擁有360度無死角的完美。
她說,真想不到!竟然是一個六歲多的孩子,給了我做自己的勇氣,給了我做女人的自信。
最近,S找我做了一次OH卡療愈,她發現自己這么多年來逃避做女孩,其實是因為母親不愿接受她是女孩這一事實。
而她為了在母親那里得到和哥哥同等程度的喜愛和關注,不惜去掩蓋自己女孩的身份,把自己活成了男孩的樣子。
這么多年來,她不允許自己脆弱,不允許自己哭泣,什么爛事都能一肩扛下來,她活得越來越硬朗,越來越像條漢子。
但是她心里最最渴望的不過是一個溫暖的,哪怕只是來自小小的甜心的一個擁抱,這個擁抱的名字叫接納。
有了女兒甜心她才明白,真正的愛,不是改變,而是接納,是成全。
8
現在的S從不苛求女兒做任何事,孩子要買什么東西,要報什么興趣班,要什么時候寫作業,她都會給孩子選擇權。
她知道控制與成全之間,距離很短,短到只有五六分鐘的耐心,短到偶爾自欺欺人的相信。
她不會根據自己的好惡去評判孩子,也不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左右孩子。
她相信孩子是比她更高級的靈魂,清楚自己的來路與歸途,清楚自己的功課和使命。而且,還是孩子,教會了她,什么是愛!
9
有人是這樣形容親子之愛的。
比如你有一個瓶子,如果瓶子里只有半瓶水,你倒出一些給孩子,就算給得再少,也會造成你更深一步的匱乏,但是如果你的水多得快要溢出來,你把溢出來的那部分給孩子,你給得再多,你都是充盈的。
所以,S是聰明的,在親子之愛里,她先學會了愛自己,把自己的瓶子裝滿,把自己的缺憾補全,然后才去愛孩子。
而不是像很多家長一樣,自己本身就很匱乏,又拼命對孩子付出,把填補自己生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給孩子造成莫可名狀的壓力,進而反叛,與父母決裂。
最好的親子關系,是彼此成全,在對方信任的眼光里去不斷地完善自己,在對方接納的眼光里做內心最想做的自己。
最好的親子關系,絕不是由兩個殘缺的靈魂拼補成彼此糾纏的累贅,而是會彼此激勵。但最終能夠成為最完美的兩個個體,還需要彼此之間有一個好的界限。
有界限的親子關系更能讓孩子懂得尊重。
親子關系是一種雙向的關系,父母與子女之間彼此影響。撫養子女成長的過程,也是父母自我重塑和自我成長的過程,最終雙方都要做回自己,而這個自己是因為受過對方的影響而兌變成的全新的自己。
能否構筑良好的親子關系,在于父母能否做到不控制孩子,也不迷失自己。
在中國傳統的親子關系中,往往滲透著一種付出與回報的關系。父母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全部的愛,全力撫養孩子長大,孩子長大后就該以同樣的愛來回報父母,陪伴和侍奉左右。
這種關系往往是單向的,并且有著主次之分。父母想當然地成為親子關系的主導者,他們以長輩的權威凌駕于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而整個養育過程也是一方(父母)指導、控制另一方(子女)的過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