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23 10:20:00
技巧九:尊重孩子的選擇。
給孩子有限制的選擇權。除了使孩子感到父母尊重他們外,還在于如果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就被允許練習選擇,以后他們將學會怎樣才能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其次,允許進行選擇的孩子更具有創造性。年幼的兒童能夠進行的選擇包括:睡前選擇讀什么書或故事;晚飯時選擇喝什么果汁;決定穿哪一種衣服等等。當父母發現孩子的選擇有極大偏差時,可以通過提供支持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重新評價他們的選擇,或者父母采取發現一個其它解決問題的方式提供給孩子作參考。
技巧十:和孩子一起玩同步游戲。
不少家長都會抽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但這個“在一起”的質量卻得不到保證,家長自己玩手機、玩電腦或帶孩子外出玩耍時只在一旁觀看。與孩子建立真正良好親子關系的關鍵是做父母的要真正投入到與孩子的同步玩耍中去,一起玩玩具、玩洋娃娃、玩球、下棋、唱歌甚至裝扮與嬉笑等,不在乎玩什么,只在于享受其中就行。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喜歡玩牌、下棋、電腦游戲,小一點的孩子可能喜歡玩其它游戲,只要父母積極加入其中就行。在與孩子的和諧互動中,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技巧十一:告訴孩子他們出色完成的事情。
父母經常關注自己孩子不恰當的行為,而不注意他們表現良好的行為,這樣偏偏會導致不恰當行為的增加。父母要經常告訴孩子他們表現好的行為,他們就會增加這些好行為、習慣去做這些好行為。父母要告訴孩子“我喜歡你每天放學回來那種哼著歌的表情”、“我喜歡你做作業的那種專注神態”、“我喜歡看你與同學運動回來滿頭大汗的樣子”……。父母的這些語句會讓孩子的內心感動、愉悅。
技巧十二:保證家庭聚會時間。
養成一個家庭聚會的習慣對孩子很重要。孩子從小就和家庭成員在一定的時間里聚在一起交流、分享,會創設出一個充滿關心和愛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在一起聚餐時,關掉電視、放下手機,允許邊吃邊交流,不問成績、不專門討論孩子問題,孩子就會投入到里面去感受整個家庭成員的愛。
技巧十三:每年至少給孩子寫一封信。
在孩子生日或重大日子里,父母給孩子寫一封信,最好是手寫的信,在信中表達出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未來的期望。如果父母不知道信里應該寫什么,可以從以下幾個關鍵問題詞中尋找著墨點:愛、觀察、分享、自豪、珍貴的記憶、期望、信念等。
技巧十四:讓孩子知道犯錯誤是正常的。
成人會犯錯誤、家長自己會犯錯誤,孩子自然也會犯錯誤。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應采用責罵的方式。其實第一步是要讓孩子知道犯錯誤是正常的,接著和孩子一起討論錯誤、面對錯誤,幫助孩子在將來能勇敢面對錯誤、勇于討論錯誤和改正錯誤。孩子能夠說“我錯了,對不起”,這句話將會貫穿孩子的整個生命并在以后的成長中、在社會交往場景中起到功能性的作用。
技巧十五:以得體的方式與孩子講話。
當孩子出現不適當行為時,父母與孩子講話的方式要注意使用中低音和慢速度,以嚴肅平靜的語氣對孩子講話。嗓門越高效果越差。另外,還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描述你不喜歡的事,而不是批評孩子這個人。
技巧十六:建立有效的規則和紀律。
遵守規則和紀律最容易引起沖突,但父母要給孩子制定紀律和規則,從而塑造孩子的行為,為孩子將來走向社會做準備。建立一個家庭的規則和紀律并使用表揚來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父母還要學會使用一些固定的語調,對孩子的行為設置邊界。有邊界的行為才是真正使孩子有安全感的行為,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做什么事是安全的,超出這個邊界是危險的。這樣,孩子就會發展出約束自己行為的習慣。
只有父母充滿愛,愿意付出愛,采用積極的方法,就可以建立積極的親子關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