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18 14:50:52
1、把這件事情講給我聽聽
培養孩子的關鍵,首先就是要懂得孩子內心的秘密。而孩子內心最大的秘密是什么呢?是情感,或情感的焦慮。
因此,如果父母想真正地理解孩子,就必須要掌握情感交流的秘方,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和感情。
從孩子的方面來講,如果他遭遇了什么情緒上的問題或煩惱,首先求助的,無疑也是父親母親。因此,如果做父母的不善于與孩子交流,也就從一開始就阻斷了孩子與他人建立正常人際關系的可能。不幸的是,這往往是許多家庭的實際情形。
因此,要達成和諧美滿的親子交流,做父母的也必須要對情感交流的技巧加以自覺的領會。做父母的如何才能架設好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的“橋梁”呢?比較實際的做法,就是從克服自己與孩子的情感交流的障礙開始。
通常而言,當孩子試圖與你談論他內心的煩惱時,如下反應方式,都有可能加速交流障礙的形成:
(1)用命令、指示或指揮的語氣,告訴孩子該去做什么事情,給他下命令:
“我不管別的父母如何做,你必須給我……”;
(2)用警告、責備或威脅的語氣,告訴孩子如果他做了某件事情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如果你知道好歹的話……”;
(3)用說教、教化或規勸的語氣,告訴孩子他應該如何做:
“你應當……”;
(4)以提出忠告、方法或建議的方式,告訴孩子該怎樣解決問題:
“為什么不用另一種方法來替代呢……”;
(5)用評判、批評、否定或指責的語氣,對孩子進行負面的評判:
“你那樣做太不應該了……”;
(6)以漫罵、嘲笑或羞辱的方式,使孩子感到自己犯傻,把孩子歸入另類,羞辱他:
“你的行為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那么,這時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
①通過解釋、分析或診斷的方式,告訴孩子他的動機是什么,或者分析他為什么那樣說,那樣做.讓孩子感到你在給他籌劃,幫他分析:
“你那樣說是想……”;
②用保證、同情、安慰或支持的方式,努力使孩子感覺好受一些.勸說他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盡力消除他的不良情緒,否認不良情緒的影響:
“不要擔心,情況會變好的”
③用探索、詢問的方式,努力去找理由、動機和原因,獲取更多的信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關于這件事情,你還和那些孩子說過了?”
④以退縮、轉移或遷就的方式,努力使孩子從問題中擺脫出來,自己也避開問題,分散孩子對問題的注意力,引導孩子把問題擱置起來:
“吃飯的時間咱們不談這個”。
⑤而正確的反映方式則是基本不需要表達自己的意見、評判和感覺,讓孩子把自己的意見、判斷和感受充分表達出來,給孩子打開一扇門,引導孩子去說話,使孩子在交流過程中發泄自己的情緒,理清自己的思路,進而自己找出解決的方法.
⑥用這種態度來與孩子進行情感方面的溝通,以下一些回應方式是比較簡單而又有用的:
“哦!”
“我懂了!”
“喔!”
“有意思.”
“怎么樣啦?”
“真的?!”
“我簡直不相信,真是這樣?”
“是那樣嗎?”
⑦其他一些反應在誘導孩子去講、去說方面,更為有效:
“把這件事情講給我聽聽.”
“我想聽聽這件事情.”
“講下去.”
“后來呢?”
“我對你的觀點很感興趣.”
“聽起來你對這件事情有話要說.”
“這件事看起來對你很重要.”
“咱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這件事你愿意談談嗎?”
2、看你的樣子,今天的功課一定很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