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16 16:13:35
1. 家里準備一顆小的白蘿卜,放在藏在冰箱里,露出個頭,備用。
2. 將家里的浴巾卷起來(可大可小),用繩子或任何的條狀物,將一端綁緊,做成蘿卜的樣子。也可用餐巾紙卷成小蘿卜,塞在小的礦泉水壺中。
3. 將綁好的浴巾,塞在沙發中的縫隙,露出一頭當線索。
4. 準備至少五個綁好的浴巾蘿卜,大小不一,塞藏在家里特定的角落,記得要露出頭當提示喔!提示的部分要記得多露一些,讓孩子好找,才容易成功 (正向增強創造良好的學習經驗),以增強游戲持續力的耐力!
5. 如果愿意多花時間準備的家長 ,可將藏好的蘿卜,用手機拍下,打印出來,作為尋找線索卡,可作為視覺提示,幫助孩子成功地找到蘿卜!
6. 寫下工作分析步驟(Task Analysis): 將各步驟逐一寫下,再利用順時鐘連結(Forward chaining)或逆時鐘連結(Backward chaining)的方式教導孩子
第一步: 營造情境 (引起動機) – 判斷主角,任務
1. 跟孩子說肚子餓了,帶著孩子到冰箱門口,跟孩子說: 「媽咪肚子餓了想吃蘿卜,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吧!」
2. 打開冰箱,引導孩子尋找蘿卜,這時,若孩子找不到,可用口語或是手指的提示方式來提示孩子 。適時的提供孩子輔助,讓孩子自己找出蘿卜 。當孩子將蘿卜拿出來時,別忘記給孩子適時的鼓勵說: 「哇!找到了!寶寶找到蘿卜了!真棒」。適當的身體接觸鼓勵,如擁抱或是摸頭等其他孩子喜歡的身體接觸,也會增強孩子繼續游戲的的動機喔!因為這時候,孩子除了已經在找出蘿卜時(正增強),被自己的行為強化之外,再加上媽媽的鼓勵,變成了雙重強化,動機會明顯的增強。
3. 接下來,拿著蘿卜問孩子:「媽媽要煮蘿卜湯,需要怎么辦?」 在這里,可以利用工作分析(Task Analysis)的方式,教導孩子煮湯的順序。在教導的同時,制造一些問題情境,提高孩子思考邏輯的訓練,例如:若孩子需要站高一點,才能拿到鹽巴或湯鍋,在下達指令之后,請給孩子5-10秒的時間思考,仔細觀察孩子的反應。若孩子沒有反應,我們則可以利用引導,如:手指旁邊的椅子,嘴里說,寶寶拿不不到鹽巴,旁邊有小凳子,再給孩子幾秒鐘的時間思考,觀察孩子是否能連結兩物。如果孩子還是無法連結小凳子可以踩著爬高,拿到鹽巴,這時我們就可以再用口語提示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我們可以說:「寶寶拿不到鹽巴,拿旁邊的小凳子,踩上去,就夠高,可以拿到鹽巴」,若有需要,帶著孩子將所說的話說一遍。
4. 將蘿卜切完,順勢做出苦惱的表情。這時,您可以跟孩子說: 「寶貝,媽媽很苦惱」,因為蘿卜太小,不夠吃怎么辦?」 記得要將”苦惱”的表情夸張地做出,幫助孩子,利用情境辨別情緒。 然后,等待孩子的反應與答案。若無答案,則可以順勢引導孩子,跟孩子說: 「媽媽很苦惱! 」,然后再把表情做一次。之后,再問孩子 一次: 「媽媽有甚么感覺? 」等待孩子的回答!若孩子回答出: 「媽媽很苦惱」,您就可以問: 「為甚么媽媽苦惱? 」別忘記,孩子若答對,要鼓勵孩子喔! 若孩子答錯,也請別嚴厲斥責,重覆上述指令即可!
5. 說著說著就把事先準備好的拔蘿卜民謠故事書拿出來,繼續說: 有了!媽媽有一本繪本可以教我們怎么辦,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拿出故事書,讓孩子席地而坐,或是坐在懷里,開始閱讀故事書) 。
第二步: 跟著音樂走 – 跟著音樂一起放松 ,了解執行方式,利用音樂做模仿!
播放音樂,當成故事背景(音量須小) 。當故事結束時,將音樂開大,帶著孩子音樂律動,并教導孩子找蘿卜,拔蘿卜的樣子,抓起露出的頭(線索),用力拔起!
第三部: 尋找蘿卜(視覺圖示卡提示) - 教導孩子解決問題、建立自信心
拿出圖像題提示卡,協助孩子尋找蘿卜,并教孩子 “拔出蘿卜”。若孩子的手部部功能還不夠強時,家長可用全輔的方式協助幼童,也可將浴巾蘿卜的部分改成用絲巾做的蘿卜,以便拔出。
第四部: 融入其他家人的幫助 -- 達到訓練 “要求幫忙”(Joint Attention) 的指令動作
若家中有其他成員在,媽媽事先藏好幾個”較難”拔的蘿卜(小水壺的蘿卜) ,提示小朋友尋找幫助。您可以在旁邊說: 「這個蘿卜太難拔了,媽媽拔不動,怎么辦?」 這時,請等待5-15秒的時間,若孩子沒有反應,家長可以用口語提示,請別人來幫忙。例如:「 爸爸在那里,請爸爸來幫忙吧?」然后,等待孩子到家人身旁,提出口語要求:「爸爸,請幫忙」。若孩子無法馬上說出請幫忙,可以先用還孩子的口吻說一次:「爸爸,我需要幫忙!」再要求孩子自己說一次。這時家人一定要回應:「怎么了?需要幫忙嗎?」。
若家人無適時的回應,則會減少孩子”要求幫忙的動機” ,這樣久了,反而會降低孩子主動語言的發展及提出幫忙要求的動機喔! 家長應立即起身幫助,一起親子同樂,參與情境 -- 拔蘿卜!
建議家長,在拔蘿卜的同時,可以利用機會提升孩子的非語言情緒辨識訓練。比如說,可以利用夸張的情緒表現,當蘿卜拔出來時,開心的笑,并說出: 「蘿卜拔出來了, 我好開心喔! 」然后問孩子: 「我現在是什么心情? 」當孩子回答后,再重復一次說: 「我好開心!」之后,再反問孩子: 「為什么開心?」孩子應該回答: 「因為蘿卜拔出來了,很開心!」等相關的對話,提高孩子邏輯的思考及對話中的輪流。
過程中,要記得,父母親只是陪玩的腳色,過程中不要下太多的指令、要求。孩子才是真正的主角,越是輕松的游戲過程,越能增強孩子與人的互動動機,進而教導孩子其它的能力喔! 此外,等待的過程也很重要,再等待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孩子的表情、眼神及動作,適時的提出輔助與幫忙,制造孩子成功的機會,但千萬不要幫孩子做,要跟他一起做,輔助他做,才能真正的提高孩子的技能喔!
你們準備了嗎? 一起來玩繪本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