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12 14:53:21
出生后六個月
嬰兒4-6個月時,其行為組織發生了轉變,感覺系統在此已成熟至一個階段,使嬰兒有較佳的覺察能力并對外在事物感興趣,且開始發展的前庭覺―本體覺―視覺連結提供了姿勢控制的基礎。出生后前6個月嬰兒開始表現出強烈的內在驅力來產生行為對抗重力,而此驅力在許多嬰兒自發性游戲中可以覺察到。在6個月時頭部控制亦已完善建立,以提供眼球肌肉控制的穩定基礎,這反映出前庭覺、本體覺與視覺系統整合的發展,對于嬰兒移動時視野的穩定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此階段,體感覺的成熟在嬰兒的手指活動上特別容易觀察到。觸覺與視覺系統的連結是之后手眼協調技巧發展的基礎,中線的雙手玩樂在兩側身體的感覺統合上代表著重要的里程碑。在此時,新生兒反射不再支配著行為,而是嬰兒開始主動練習控制自己玩樂時的動作。最早的動作計劃發生于嬰兒努力產生新的行為時,這種意向的出現是展現職能參與的開始。
6~12個月
另一個主要的轉變發生于出生后第一年的后期6個月,幼兒開始在環境中移動,滿1歲時他們可以任意的走動或爬行。這些身體運動技巧是許多適應性反應的產物,進而產生更精致的體感覺、前庭覺與視覺的整合。在出生后6~12個月時,觸知覺開始進一步發展,并在幼兒的手部功能技巧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出生后第一年,聽覺處理能力在幼兒對于環境的覺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社會環境。在出生1年后另一個主要里程碑是開始獨立進食,味覺和嗅覺也在此過程中進行整合。感覺統合在塑造重要的職能之社會與象征層面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歲
當兒童2歲時,先前基本的前庭覺―本體覺―視覺連結持續發展,使得平衡能力與流暢的動態姿勢控制技巧不斷地成長;區辨能力與觸覺位置辯識能力也變得更加精確,以進一步發展精細動作技巧。越趨復雜的體感覺處理造就了身體基模的持續發展,Ayres假設身體基模越加精密復雜時,則動作計劃能力亦趨高度發展,這是因為兒童可以了解身體如何運行而產生全新的動作行為。當動作計劃能力在2歲時越來越復雜,運用能力之另一個層面―概念化(ideation)開始發展。概念化是在所給予的情境中構想需要做的事情的一種能力;在出生后第二年,由于認知能力的發展,使得概念化得以開始運用象征性符號,先利用手勢而后利用聲音表達。出生后第二年接近第三年時,幼兒可以參加一些游戲情景中的假扮性活動。2歲時實用性的發展正快速發生,兒童可以產生許多針對行為動作的想法,并且開始藉由有系統性的順序去計劃他們的行動。由于運用能力在2歲時快速發展,因此自我概念亦發展快速,當感覺統合能力允許兒童在世界中自在且有效率的移動時,他們會覺得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
3~7歲
兒童的感覺動作能力在3~7歲時成熟,Ayres認為這個階段是感覺統合能力的重要時期,因為大腦對于感覺的接受與組織能力在此階段不斷發展。在這個時期,感覺動作能力發展成熟并成為發展智力的基礎。雖然更進一步的感覺統合發展常在八歲時發生,但可能比之前有較多的限制。兒童在3~7歲時有強烈內在動機去產生適應性行為,以符合復雜的感覺動作要求,同時偶爾也需要與同伴間的互動。兒童長時間發展她們的組織能力,使其行為更具復雜的順序性。這個能力使他們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安排上變得更具自主性。一些兒童在感覺統合能力上可能較其他人發展快速,但大部分兒童在最終會達到一定程度,使其完全參與日常職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