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論壇北京站 作者:胖胖糖媽媽 2018-03-19 11:01:42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解決“入園難”
“我從2008年到全國政協,十年了。在這十年中,親身經歷了學前教育從幾乎沒有人提及的話題,變成今天兩會很多代表委員們在談論的社會熱點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在昨日教育界別的小組會上感慨。劉焱表示,2010年以來,我國學前教育雖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入園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教育資源仍然嚴重不足,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于送孩子就近上“好幼兒園”的需要。以北京市為例,根據此前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數據,2017年到2020年,按照常住人口來看,北京市學前教育學位缺口將近20萬個;經過一年努力,目前缺口仍在17到18萬間。“政府報告中提到的‘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正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建議,為了解決學位不足問題,首先,規劃部門要調高新建的配建幼兒園面積標準,適當擴容;其次,要進一步挖掘現有教育資源,“我認為,有條件的小學向學前班打通可以是一個方向。”此外,他認為,國有房產管單位可以在資源統籌的基礎上,對閑置場地進行改造,為學前教育機構騰出一定學位;同時還應推廣“以租代建”模式,發動社會力量參與,鼓勵學前教育機構租賃社會機構場地,從而縮短建設周期,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技術監管只是輔助 加強隊伍建設才是關鍵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幼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對此,劉焱表示,學前教育的對象是正處于身心發展特殊時期的嬰幼兒,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與健康、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是政府與每一個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責任。“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幼全過程監管,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家長放心安心。但是,僅僅通過這種監管手段,是否就能夠真正辦出讓人民放心、滿意的學前教育?”劉焱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通過技術化手段加強監管,只是保障幼兒權益的輔助手段。
“要辦讓家長放心安心的學前教育,治本之道不是去安裝攝像頭,而是切切實實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讓他們擁有職業的尊嚴和自豪感,珍惜自己的崗位和工作;增強幼教行業的社會吸引力,能夠讓更多愿意從事教育工作的優秀學生投身幼教事業。”
劉焱介紹說,我國幼兒教師隊伍的現狀是數量不足、素質不高、待遇偏低,這已經成為當前制約我國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這三個特征多年來相互作用,已經成為環環相扣的因果循環鏈。打破這個循環鏈,才能建設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教師隊伍。尊重和認同幼兒教師工作的專業性,切實提高幼兒教師待遇,是打破這個循環鏈的癥結。”
全國政協委員、北海幼兒園院長柳茹同樣認為,要讓家長“放心”和“安心”,一支有師德、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關鍵。一方面,通過提高待遇、解決編外人員“同工不同酬”問題等方式,來提高幼兒教師的職業尊嚴和認同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正面典型的宣傳,讓幼教行業從業人員以及專業在讀學生們,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從而吸引更多優秀的學子加入到幼兒教育行列。此外,柳茹認為,在加強師德建設的同時,還應建立行業的準入機制,提高準入門檻。
推進學前教育立法箭在弦上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就學前教育立法進行調研,并已經啟動程序,目的是為學前教育依法辦園、規范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在今年的兩會上,來自北京城市學院的全國政協委員劉林表示,學前教育立法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聲。但是其推進難點之一,在于學前教育目標的定位,“目前對學前教育有兩種聲音,一種是普及學前教育,一種是將其納入義務教育。”劉林表示,這兩種聲音的區別在于政府和家庭責任的分擔,“如果納入義務教育,那就是具有強制力的,政府自然要分擔更大的責任;而如果只是普及,那么家庭和政府則要共同承擔。”因此,要推進學前教育的立法,相關部門就要盡快明確學前教育的發展目標,明確家庭、政府應該承擔的責任。同時,還應該加強對社會公眾關心的幾個關鍵點的管理,比如師資和場地問題等。
全國政協委員、北海幼兒園園長柳茹也表示,推進學前教育立法的另一關鍵,則是要解決全國各地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這樣一來,在具體的尺度把握上才能有更好的設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