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1-15 16:50:10
幼教網整理了2018長春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媽媽的愛》教學反思,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媽媽的愛》教學反思:
《媽媽的愛》是以“媽媽”為主題的一首詩歌,以一個小朋友的口吻,選取生活中的小事例,表現了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也抒發了孩子對媽媽的愛。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體現了以下幾點:
1、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促進主體積極參與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課堂中教師就要以兒童化的語言,以商量的語氣,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學習,創造民主、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2、放手識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并安排識字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經過二年級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生字的學習,教師只起點撥作用,或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去自學。繼續進行隨文識字后,通過小游戲,使學生感覺學習生字不是枯燥的,而是一種樂趣。
3、注意營造“以讀為本”的氛圍,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在教學中,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由大聲讀、選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詩歌讀、等多種朗讀形式,促進學生積極地讀,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有助于學生在讀中感悟媽媽的愛。
4、創造性的設計并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應由教學的主宰者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組織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適時適當地采用教學手段。如初讀課文時,學生愿意學習哪一段就學那一段,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
5、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加深對文本的感悟體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