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論壇寧波站 作者:水暖暖 2017-12-05 15:31:38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7年寧波市余姚幼升小招生政策,希望對寧波爸媽了解幼升小,幫助寶貝更好的升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余姚市教育局關于做好 2016年義務段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
各直屬單位、鄉、鎮(街道)教輔室、全市義務段學校:
為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以及教育部、浙江省和寧波市有關法律法規、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做好我市2016年義務段學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國家和省市的有關法律法規文件為依據,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好每一所義務段學校為目標,以構建面向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的教育服務體系,切實維護義務段學生的合法權益,規范辦學行為為原則,依法實施義務段學校招生工作。
二、基本要求
1.堅持切實保障全體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的原則。城區戶籍新生由教育局負責安排入學,其他鄉鎮(街道)的新生,在各鄉鎮(街道)政府(辦事處)領導下,由教輔室負責安排入學。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子女由教育局或各鄉鎮(街道)負責安排入學。
2.堅持義務教育免試、相對就近入學和“住、戶一致”優先原則,新生按教育服務區就近免試入學。
3.堅持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全覆蓋原則。按照《義務教育法》和國務院(國發〔2006〕5號)文件“兩個為主”的規定,切實保障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通過公辦學校吸納、向民辦學校購買公助學位等措施逐步提高公辦(公助)學校吸納流動人口子女的比例。
三、招生方法
1.入學年齡。小學新生入學年齡滿6周歲(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出生)。雖年滿6周歲但因身體原因需要延緩入學的兒童,須持有市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向教育服務區學校辦理延緩入學手續, 并按照所在區域報教育局或者鄉、鎮(街道)教輔室審批。各小學不得以任何名義招收未滿6周歲的兒童入學。
2. 適齡兒童、少年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持戶口簿、房產證(僅限住宅房、商住房,且須完全產權)、拆遷安置協議書等相關的證明材料,到教育服務區學校報名,學校按照“住戶一致優先”原則,按下列先后順序錄取:
(1)兒童、少年戶籍與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家庭住房(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房產證)一致,均在教育服務區內的;
(2)兒童、少年的戶籍在教育服務區內,父母雙方無房且全家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戶籍和住房均在教育服務區內的;
(3)適齡兒童、少年出生后初次申報的戶籍掛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戶籍和住房在兒童、少年申報戶籍后一直在教育服務區內的;
(4)兒童、少年父母在教育服務區內有房產而無戶籍的;拆遷戶安置的新居在教育服務區內的;
同一類情況報名人數超過該校招生計劃時,學校應根據公平、公正原則制定錄取方法,報教育局和屬地教輔室審核同意后執行。對上述第(4)類情況適齡兒童、少年超過該校招生計劃時,學校可以按照房產證獲得時間先后順序招錄,直至額滿。該學校未能錄取的適齡兒童、少年由教育局或者當地教輔室按相對就近原則統籌安排入學,或者回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讀。明年開始,房產證獲得時間須一年以上(截止5月底)。
3.適齡兒童、少年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持戶口簿、勞動合同、社會保險證、居住證或者臨時居住證等相關證明材料,分別到教育局(城區范圍)或鄉鎮、街道教輔室報名,由教育局或鄉鎮、街道教輔室)統一安排入學(統一安排入學有兩種方式,一是安排在教育服務區學校,二是安排在學額相對寬松的學校):
(1)有戶籍(含集體戶口),而在城區或本鄉鎮(街道)內無房,租房、借房住的;
(2)拆遷后未購置房屋而寄居他處的;
(3)在姚留學回國人員隨歸子女、華僑歸僑子女、外籍華人子女、港、澳、臺籍人員隨帶子女(含港、澳、臺籍學生)、來(回)姚創業和引進人才子女、烈軍屬子女、安置軍人子女等學齡兒童、少年,要求在城區(鄉鎮、街道)學校就讀的;
(4)父母在我國駐外機構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長期在國外工作,或父母雙方均在野外地質勘察部門工作或在國外留學,戶籍所在地確實無人照顧,需寄養在在姚親屬家庭的兒童、少年,要求在城區(鄉鎮、街道)學校就讀的;
(5)在姚工作的外籍人士子女(原則上安排在具有接受外籍學生就學資格的學校就讀)如要就讀當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家長提交申請要求的;
(6)雖有余姚市戶籍,但父母雙方均為喪失監護能力的殘疾人,跟委托監護人生活在一起,要求在監護人所在的教育服務區學校就讀的;
(7)父母離婚的適齡學童、少年(主要按照以上第2條的規定,根據離婚判決書或協議書上的關于小孩及房產的判決來確定其就讀學校)若房產判給一方,小孩隨另一方而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