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31 20:12:22
幼教網整理了幼兒常見疾病《小學童初入園病痛連連如何破》,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又到春季入園時,又有一批小寶貝背起書包上幼兒園了。按照往年經驗,春秋兩季入園都是孩子生病的高峰期。
學齡前兒童剛進幼兒園適應力差,幼兒園人群密度大,孩子之間容易因為病毒交叉感染,總是特別容易生病。入園時期有哪些疾病特別容易纏上寶寶?我們又應該怎么好好護理?今天我們一起來關注下吧!
1、流行性感冒
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多發于冬季和冬末春初。感冒的寶寶會變得畏寒、高熱、全身酸痛乏力,流涕咳嗽又鼻塞,一般持續一周左右。
護理策略:在家休息隔離至退熱、癥狀消失后2天,要保證孩子休息質量,要注意開窗通風,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方面,還需要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感冒雖小卻易引發小兒肺炎、小兒哮喘等多種疾病。由于幼兒園小朋友較多,寶寶很容易受到腸道病毒感染,引發手足口病。所以,兒童流行性感冒千萬不能忽略。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多數寶寶急性發病、發熱,在寶寶口腔內、頰部、舌、軟腭、硬腭、口唇內側、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陰等部位,出現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
5歲以下的寶寶都是高發人群。手足口病雖是夏秋兩季高發,但春季入園疾病防范也要注意哦!
護理策略:首先要隔離患兒兩周。其次要對寶寶的鼻涕、糞便等物作消毒處理,注意開窗通風。飲食要注意清淡,口痛的孩子以我們可以為其準備流食或半流食。
建議家長入園前一定把水痘疫苗給孩子接種,水痘疫苗目前在國內屬于二類疫苗,可以選擇接種或者不接種,但是對于這種疫苗尤其對這個疫苗我們強烈推薦接種,保證孩子對水痘的抵抗力是很好的防范。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通過唾液和飛沫傳播。患病時,寶寶的腮腺會腫大疼痛,常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腫大,有微熱、觸痛,不發紅,無化膿。頰粘膜腮腺管口紅腫,張口或咀嚼酸性物時疼痛加重,并伴隨發熱癥狀。
護理策略:寶貝患了腮腺炎后,一定要與健康兒童隔離,以免傳染。一般來講,要隔離至腮腫完全消退為止。
常因張嘴和咀嚼食物而使疼痛加劇,適宜給寶貝吃富有營養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軟食。
4、水痘
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癥狀有發熱、、頭痛、咽痛等,全身分批或同時出現散在的紅色斑疹、水皰、結痂。
護理策略:在家隔離,隔離期為從水痘出現開始,至皮疹結痂脫落為止。寶寶的衣物、毛巾、被褥、玩具等要應視情況采取煮沸、暴曬等方法進行消毒,以免病菌通過空氣傳播。
(敲黑板,劃重點)
跟其他疾病護理不同的是,寶寶患上水痘,護理重點是止癢以預防水痘被撓破而發生感染,并留下瘢痕。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的發生,家長要——
注意把孩子的指甲剪短,同時注意保持患兒皮膚的清潔、干燥,避免出汗過多而使皮疹發癢,在給患兒皮膚清潔后可在長水痘的地方涂抹一些爐甘石洗劑止癢。全身性皰疹比較嚴重甚至破損時,也可以用金銀花之類的中草藥煮水洗澡起到消炎抗菌的輔助作用。
5、猩紅熱
猩紅熱多由飛沫通過患兒的玩具、書本、毛巾、衣服等傳播,會導致寶寶發熱頭痛,咽部疼痛,發熱后的24小時內出現皮疹,遍布全身。皮疹為彌漫性針尖大小猩紅色小丘疹,疹間無正常皮膚,很癢。寶寶面部會潮紅,可見"口周蒼白圈"、"楊梅舌"。
護理策略:每天采用鹽水漱口,對患病的寶寶應馬上進行隔離治療,一般治療7天后方可解除隔離,以免傳染給別的寶寶。可根據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
【總結】寶寶初入園,總有一段適應的時間,這短時間可能會三天兩頭就要在家養病,但家長不要過于擔心。平時可以準備一些常見備用藥,要保證均衡營養、充分休息,多帶孩子鍛煉。如果孩子能夠堅持過頭半年的話,后半年抵抗力是大大增強的,患病紀律幾率大大減輕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