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7-10-19 13:58:06
2017年廣州市南沙區申請區屬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填報志愿
各鎮教育指導中心、中小學校:
根據《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廣州市南沙區來穗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穗南府辦函〔2017〕55號)精神,為加強和規范我區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申請區屬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起始年級學位填報志愿工作管理,確保今年我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順利進行,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招生錄取批次
。ㄒ唬┑谝慌瓮稒n錄取
來穗人員符合在我區連續居住滿5年,并在廣州市依法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費且其中一險種滿5年,有穩定職業,無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條件的,區教育局以轄區內公辦學校學位為主,根據來穗人員排位順序進行第一批投檔。
。ǘ┑诙瓮稒n錄取
參加第一批投檔但未被錄取的隨遷子女可參加第二批投檔錄取。不符合第一批投檔錄取條件但持有在我市辦理《廣東省居住證》連續滿1年的來穗人員,區教育局以轄區內公辦學校學位為主,根據來穗人員積分排序進行第二批投檔。
已被第一批投檔錄取了的來穗人員子女,不得注銷,不得再參加第二批次的投檔錄取。
二、投檔錄取規定
(一)審核結束后,系統根據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報讀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和得分情況分別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其中符合第一批投檔條件的僅顯示全區排序(不進行積分計算);符合第二批投檔條件的顯示總積分及排序。
同等條件(積分)下,依次按來穗人員在南沙區內就業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時間、在南沙區的居住時間、在廣州市內就業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時間、在廣州市非南沙區的居住時間長短進行排序,若排序仍相同,則由系統進行隨機排序。
。ǘ┪覅^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各批次錄取均實行“平行志愿”的投檔方式,“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為“排序優先,遵從志愿”,先投第一批次學校,再投第二批次學校,具體步驟如下:
1、系統先把符合第一批投檔資格的來穗人員按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分別排序,依次從高到低進行檢索,排序高的優先出檔;再按出檔的來穗人員填報的志愿順序依次檢索1、2、3志愿學校并與對應志愿學校的學位錄取情況做比對:
。1)如志愿1的學校學位未錄滿,則投入志愿1學校(不再檢索志愿2、3的學校),該生被志愿1學校錄取;
。2)如志愿1學校學位已錄滿,則繼續檢索志愿2學校,若志愿2的學校學位未錄滿,則投入志愿2學校(不再檢索志愿3的學校),該生被志愿2學校錄;
。3)如志愿2學校學位已錄滿,則繼續檢索志愿3學校,若志愿3的學校學位未錄滿,則投入志愿3學校,該生被志愿3學校錄。
(4)如志愿3學校已錄滿,則該生未能被第一批次學校錄取,但仍可參加第二批次的學校投檔(需重新填報志愿)。
2、第一批次投檔并公示結束后,區教育局公布學校剩余學位并組織符合條件的來穗人員填報志愿(系統對符合第一批投檔條件但未被錄取,以及符合第二批投檔條件的來穗人員進行匯總,按照各人積分進行重新排序),進行第二批次投檔,投檔原則與第一批次相同。
3、兩批次投檔錄取結束后,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蛇M行補錄。區教育局統一公布補錄計劃并組織家長進行志愿填報,補錄階段不再限制填報學校片區,具體補錄辦法另行公布。
4、已被上一批次錄取的來穗人員隨遷子女,不能參加后續批次的投檔。
三、填報志愿辦法與時間
我區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申請區屬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起始年級學位實行網上填報志愿,來穗人員登錄“廣州市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系統”(http://www.gznsjy.com,以下簡稱“系統”),自主選擇居住地或工作地所屬片區內的學校(其中南沙街、黃閣鎮為一個片區;萬頃沙鎮、珠江街、龍穴街為一個片區,其他鎮、街各為一個片區,下同)為其隨遷子女填報志愿。志愿填報分兩個批次進行,每批次可填報三個志愿學校,填報志愿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ㄒ唬7月10~12日,區教育局在南沙教育信息網公布招生學位和申請人積分段等數據,申請人可在系統內查閱自身的資格審核、積分和排位結果,如申請人對審核結果有疑問或異議,可持相關材料到對應職能部門進行咨詢和復核,系統將根據復核結果重新判定結果自動計算積分。
。ǘ7月12~16日,符合“第一批投檔”資格的來穗人員登錄系統填報志愿。
。ㄈ7月17~18日,區教育局進行“第一批投檔”并公布投檔結果。
。ㄋ模7月19~21日,“第一批投檔”錄取情況公示。
。ㄎ澹7月20~23日,符合“第一批投檔”資格但未被投檔錄取,以及符合“第二批投檔”資格的來穗人員登錄系統填報志愿。
。7月24~25日,區教育局進行“第二批投檔”并公布投檔結果。
。ㄆ撸7月26~28日,“第二批投檔”錄取情況公示。
公示結束后,來穗人員帶同隨遷子女到錄取學校辦理注冊入學手續(另行通知),其他注意事項請留意南沙教育信息網公告。
廣州市南沙區教育局
2017年7月4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