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1 21:42:37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環境創設論文《挖掘農村自然資源豐富幼兒活動內容》,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當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農村幼兒園存在著教育經費不足,教學設備差,體育活動設施少的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村幼兒園幼兒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因此,農村幼兒園要發揮農村優勢,充分利用農村豐富的社會和自然資源,開發民間教育素材,豐富農村幼兒園幼兒活動內容,創造性的組織和開展幼兒園幼兒活動,發展幼兒的綜合能力。
一、利用農村自然資源,開展區角活動
1、自然角:農村幼兒園設置自然角,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教室的一角、窗臺或廊沿上放置一些小動物、植物,供幼兒學習、探索,讓幼兒喜歡動植物,親近大自然,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看到蝌蚪怎樣變成青蛙,小魚怎樣游泳、呼吸,螃蟹怎樣行走,種子怎樣出土、發芽,知道植物生長需要水分、空氣和陽光。捉些蝴蝶、蜻蜓扎在泡沫板上制成動物標本,采集各種樹葉、種子制成植物標本供幼兒展覽。可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他們學會了觀察、學會了發現,開闊了視野,懂得了節約,并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
2、數學角: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邏輯性、概括性強的特點,因此,利用數學角輔助幼兒學習數學,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空間關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非常重要。農村豐富的自然物與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為幼兒操作學習提供了廉價的教具學具。例如小班幼兒可利用實物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等按種類、大小、顏色分類、認識1和許多;中班幼兒可進行數數、一一對應、排序、分類練習;大班幼兒可進行數的組成、加減運算、逢雙數、逢五數的練習。還可以利用石子、果核、松球進行大小、顏色分類,用廢舊毛線進行自然測量,用火柴棒進行拼圖,在串珠、串紐扣活動中進行數數……幼兒在游戲操作過程中,既能通過觀察、分析、比較逐漸對數學方面有所了解,同時又發展了幼兒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創造性。
3、美工角:農村用來做美工的材料可謂種類繁多、豐富多彩,如:玉米纓、小麥桿、花生皮、狗尾草、樹葉、果殼、石子、豆類等等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手工材料,通過觀察引導幼兒運用這些材料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例如:用高粱桿制作的眼鏡、用地瓜葉柄制作的耳墜、手鏈,用麥桿編制的戒指、煙袋,用狗尾草編成的小兔、小狗,用樹葉、種子粘貼各種小動物等等,這一切的一切無不蘊涵著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孩子們的一切繪畫活動都可以在這些廢物中得到體現,幼兒在操作中學會了剪、團、粘、貼、撕、畫等技能,鍛煉了孩子手指的靈活性,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二、挖掘民間游戲,拓寬活動天地
民間素材蘊涵著豐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價值,積極的開發會豐富教育活動內容,培養幼兒親近社會、尊重和熱愛本土文化的情感。
1、游戲類:民間游戲廣為流傳,深受幼兒喜歡。我們在組織幼兒開展民間游戲的過程中,要注意探索利用民間游戲的角色、規則、動作,初步對幼兒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發展合作能力,體驗人與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樂。傳統的民間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簡便易行,有的是徒手進行的、有的只需十分簡單的材料,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在游戲中促進幼兒小肌肉發展的有:抓石子、彈核、拾核、轉陀螺、打瓦等游戲;發展幼兒智力的有:趕牛山、五湖四海、爬梯子、ji毛蒜皮等多種棋類游戲;鍛煉幼兒大肌肉動作的游戲有:踢毽子、跳房、捉迷藏、丟手絹、拉大鋸、切西瓜、貼燒餅、跳皮筋等游戲。有的游戲可以幫助幼兒發展動作的協調性、敏捷性和平衡性。如:買鎖、瞎子摸瘸子、警察抓小偷、貓捉老鼠、老鼠鉆洞、老鷹捉小雞、盲人捉魚等等。幼兒一日活動中有許多零散的時間,可以選擇一些不受時間、場地限制、容易收攏的民間游戲,如:翻繩、捉猴、冰糕化了等游戲。這些民間游戲可以較好的發展幼兒走、跑、跳、鉆、動手等基本能力,科學的開發利用,為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和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礎。
2、手工類:土生土長的孩子們在土里滾打跌爬,泥巴是陪伴他們的最好游戲材料。摔泥巴、捏泥人、捏大炮、捏個黃鼠狼趕ji跑一跑,娃娃家里的幼兒用泥巴制作糕點、糖果、面條、水餃、小鍋、小碗、捏個磨來磨“糧食”、捏群ji、鴨、鵝來做客……而蔬菜玩偶中用各種蔬菜經過粘貼、拼插與繪畫,辣椒變成了小老鼠、胡蘿卜變成了小魚、洋蔥變成了小娃娃、土豆變成了小肥豬、蕓豆變成了螞蚱,甚是可愛。麥秸、蘆桿、稻草等本土化低結構的材料制作的小作品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如果很好的組織,讓幼兒發揮想象力大膽操作,一定會制作出富有創意的作品來。
3、歌謠類:傳統的民間歌謠語言幽默、詼諧、簡練、易記,如:拍手對對歌游戲:你拍一,我拍一,馬蓮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九九八十一,幼兒在拍手游戲的過程中練習了數數。而兒歌“五個兄弟在一起”:老大矮胖子,老二有主意,老三個兒高,老四心兒細,老五最最小,是個小弟第,五個兄弟在一起,團結起來有力氣。幼兒在學說兒歌的同時,學會了點數,激發了幼兒對數數的興趣,形成了團結友愛的品質。
農村自然資源與民間教育素材還有許許多多,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會彌補農村幼兒的不足,組織和開展豐富多彩的幼兒活動,給農村孩子帶來無限快樂、情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