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1 21:08:56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環境創設論文《走進孩子的第二個家——環境》,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學期初浙江省頒布了《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在年級組長的帶領下,我們認真學習了《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真是有很大的感觸,在年級組學習的時候,認真的聽、讀了保教管理指南!吨改稀房偣灿扇笳陆M成,分別是:第一章——課程管理;第二章——保教常規管理;第三章——教師專業發展管理。每一章中的內容也非常的符合我們正在進行的工作,下面談談我學習第二章第十九條后的體會:
第十九條教師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需求以及教室空間布局等實際情況,在師幼互動中共創個性化班級小環境,使環境成為幼兒展示創意、與人交往、獲得認同的重要場所。關注主題環境和活動空間的利用,積極利用鄉土資源、家長資源、生活資源,創設適合本班幼兒自主活動的區域環境,將班級環境(區域環境)與教學主題有機融合。
體會一:班級特色因班級小環境的創設而彰顯個性
閱讀區是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和習慣培養的重要場地,我們班就是以閱讀為特色的,瞧,我們的小圖書架上琳瑯滿目地擺放著各種圖書,還有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指偶、頭飾等。丁竹是一個很活潑的小女孩,以前對圖書不感興趣,經常拿著圖書當汽車方向盤在教室里亂跑,我阻止了無數次可她還是我行我素。閱讀區里我們自制了許多小圖書,當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坐下來共看一本書,請小朋友找一找和老師一樣的物品時,小朋友開心的笑聲吸引了她,丁竹也坐到了老師的身邊,拿了一本書耐心地一頁一頁翻開,尋找和老師一樣的圖片。
現在幼兒對圖書區很關注,這里也是最有秩序的。幼兒們知道看書要一頁一頁地看,他們能區分書的封面和封底,能和小朋友一起看,基本能掌握書本的內容。大多數幼兒都能做到按興趣去選擇圖書,在安靜的狀態下完整閱讀,閱讀時間也延長了。
體會二:自主活動因區域環境的創設而井然有序
區域活動是幼兒自主選擇的,帶有小組活動性質的活動形式。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會發現幼兒的交往能力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我們在班級中開設內容豐富的區域活動,并投放適當的活動材料供幼兒在活動中使用、探索和創造。
例如在閱讀區中投放適合小班幼兒閱讀的大圖書和畫報;在寶寶的家中投放各種毛絨娃娃、小床、小被子、小家具等,收集幼兒小時候的衣服、襪子、鞋子等;在美味廚房中投放多套炊事工具,小灶臺、水龍頭、冰箱、電飯煲、熱水瓶等;在娃娃超市里有發動家長參與制作的布水果、蔬菜,水產品、雞蛋等;在玩具王國里有利用廢舊材料制作的拖拉車,廢布制作的布袋跳,還有易拉罐、餐巾紙盒等。孩子自主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活動,再也不會滿教室亂跑了,大家互相合作活動井然有序地開展著。
體會三:教學活動因主題環境的創設而豐富精彩
主題環境為主題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內容。教師如果只注重環境的設計與裝飾,而忽略引導幼兒對其內容有目的,有計劃的利用,那未免可惜。如創設主題環境《親親一家人》,我根據所創設的主題環境中的需要,請爸爸畫一張自畫像,孩子們在區域活動中自制的爸爸的領帶貼在自畫像上,呈現在主題墻上,孩子們都議論著:這是我爸爸,我爸爸戴了個紅色格子的領帶……我就引導孩子說說“你的爸爸長得怎么樣”、“爸爸在哪里上班?是干什么工作的?”、“你愛你的爸爸嗎?為什么?”等。又如在創設主題環境《下雨的日子》,我提選擇合適的填在前一星期發了調查表,請孩子和家長每天收看天氣預報,同時請家長引導孩子認識簡單的天氣圖標,選擇合適的填在表格中,等教學活動開始時我們把表格呈現在主題墻上,孩子們對一星期的天氣變化一目了然。
在創設主題環境中融進了多種教育,使教師省時省力,體現了較強的教育性,而且生動、豐富的環境使幼兒能更加輕而易舉地掌握所學知識,從而使教學活動顯得更精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