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1 20:33:34
1、以自身積極的情緒狀態,為創設寬松的活動氛圍。
教師的情緒態度與能否帶出高質量的戶外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認為:在戶外活動中的最佳情緒應是積極、活潑、充滿朝氣,而且能調動活動氣氛。在戶外活動開展前,我們應把自己的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點,以飽滿的精神、良好的情緒出現在孩子面前,穿上最適合運動的服裝,動作有力到位,做孩子的玩伴,用自己的活力感染和帶動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
2、充分發揮互動作用,引發自主學習與探索。
在幼兒的戶外活動中,有時教師要教給孩子的,孩子不一定想學,而孩子需要的卻沒能讓他學,因此我們必須努力使“教”與“學”統一起來,讓幼兒在活動中能根據自己對于周圍環境的認識和理解,讓幼兒進行主動學習活動與探索。
首先,為幼兒提供適合不同個體的活動內容,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幼兒作為戶外活動中的一個主動學習者,活動內容應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并通過幼兒自身的主動活動來獲得新的發展。由于幼兒身體和心理存在個體差異,在戶外活動前我們要充分了解每個的身心發展狀況,有目的的進行分層指導;在活動中則全面、細致地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隨時給予不同指導,尊重捕捉幼兒自發生成的東西,及時給予鼓勵、反饋和幫助。如,在小班“小羊過橋”的活動中,我們設計安排不同高度、寬度,不同狀態的“小橋”,有紙橋、繩橋、積木橋、長凳橋等,便于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平衡練習。在活動中通過觀察,引導能力強的幼兒走難度高的“橋”,并用游戲的情節、暗示拿著沙包等輔助材料過“橋”,使他們的平衡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對于能力弱的幼兒則循序漸進地提高他們平衡能力,使他們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其次,讓幼兒在分散活動中,獲得自由、自主的鍛煉機會。如在分散活動中我們讓自由選擇器械、自由選擇玩伴、自由選擇玩法;創設戶外活動區,打破班級、年齡的界限,擴大幼兒之間的接觸與交往,使幼兒通過活動環境中的人和物發生交互作用,鍛煉身體,發展基本動作,同是學得對人、對事、對物的正確態度,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在自愿、自由的氣氛中,在寬松、隨機但非放任的指導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練習、調控活動量,并做好保育工作等。這就對幼兒戶外活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但要具有良好的注意分配品質,關于從幼兒那里獲取并及時反饋,還要有駕馭語言的能力,對孩子的指導不強行介入,用暗示、游戲等尊重幼兒自主活動的主體性。
再次,提供探索活動的機會,讓幼兒通過探索,嘗試以及運用自身已有的經驗不斷地尋求的活動方式。在活動中,在注重幼兒自身經驗學習得的同時,還應充分給幼兒的探索活動提供有力的機會,做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啟發者和引導者。如玩“車輪滾筒”時,開始孩子經常出現“翻車”現象,我們便引導他們觀察玩得較穩的幼兒,通過相互觀察和模仿,他們很快就掌握了活動的要領。通過親自體驗,不斷捕捉、感覺、摸索出更高難度的玩法,我們還注重讓幼兒共同分享經驗,創造條件讓孩子把各自經驗給予展現、遷移。
結合幼兒自身活動實踐,對幼兒園良好戶外環境創設的認識和思考。需要強調和指出的是,園所環境創設已經從單一的物質環境創設進入了更高層面――心理環境的創設,兩者都是幼兒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成為心理環境的主要實現和表達者。另外,在戶外活動環境的創設中,我們不可忘記安全性是最主要的,只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談及其他方面的和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