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1 20:30:03
五、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遵循幼兒園環境創設原則,活動的部分可由幼兒參與布置,引導幼兒根據教育和自己的意愿創造出不同的形象。固定的部分有教師制作。所以在教室的外墻,我們的設計主題是《我們的作品》,作品全都是有娃娃自己動手操作完成,然后由他們自己張貼。這樣的目的首先就是給娃娃一個直觀的感受,讓他們能夠一目了然的看見自己和別人的作品,然后通過比較,參照,發現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而且也在不自覺中學會了欣賞。學會欣賞很重要。欣賞他人可以學人所長,被人欣賞會增添信心、發揮潛能。我們還把幼兒的畫掛在教室里。這些設計和創造不僅有美感,還蘊藏著知識,引導幼兒從色彩、形態美進行欣賞讓孩子在自然而然當中得到提高。也讓家長能夠更直接的了解到孩子的情況。環境創設是教師和幼兒共同走進主題,在主題中共同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過程。提升審美情感,促使環境成為幼兒主動表現個人審美體驗的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六、讓幼兒感受到快樂。在家與園這一欄里,我們把每周的課程安排告知家長,我們把最新的、最好的教育孩子的信息傳達給家長,讓我們在第一時間與家長溝通。當然這里也有我們班的每周小明星張貼欄,讓家長和孩子都感受到進步,感受到成功,感受到自豪。孩子們在自己動手創造優美環境的過程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這種快樂使他更自覺地關心周圍事物,產生新的期待。這些圍繞教育目標創設的環境,不僅使孩子獲得了有關知識,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而且還增強了幼兒間的交往,增進了情感的交流。還增進了家長對幼兒園教學動態的了解,對主題的開展起輔助作用。并讓幼兒加深印象。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怎樣的環境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環境是孩子自我表現與戰線的舞臺,也是信息與經驗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兒盡情想象與創造的天地;環境的創設直接關系到課程的設計、實施、發展和幼兒主體性等方面的發展。他們每天都能在這樣的環境里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主動尋找他們需要的東西和想做的事情,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并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從而對幼兒的知識、情感、意志、行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讓幼兒關注生活,學會生活,適應生活,快樂生活。我們教師會以最大的努力,積極進取的精神,使每一塊墻面、每一個區域、每一件材料都能與幼兒互動,與幼兒“對話”,從而使孩子們從小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這些都要求我們幼兒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使我們的班級環境真正成為孩子們的第三位老師。幼兒園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一個重要場所之一,對幼兒具有特殊的意義,對于3—6歲的幼兒來說,他不具備成人對環境具有的那種選擇、適應、改造等能力,決定了幼兒對環境具有廣泛的接受性和依賴性,創設一個科學的幼兒園教育環境就顯得更為必要。幼兒園環境的創設的目的,有利于用環境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和綜合的教育,讓幼兒參與和利用環境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發幼兒內在的積極性,讓幼兒直接得到一種情感體驗和知識的啟迪,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總之,教育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古時候的“孟母三遷”就是最好的例子。時至今天“貴族學校”也應運而生,許多的家長都為了孩子有更優良的教育環境不惜花費昂貴的學費把孩子送到貴族學校。環境能夠造就一個人,所以我們更應注重環境培養,注重環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在今后的環境創設中,我們除了注重幼兒園環境外,我們將向社會家庭進行宣傳呼吁,把幼兒園環境,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給孩子一個更健康更適合的環境。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