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0 22:37:13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環境創設論文《中班教室環境創設心得》,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支持和引發幼兒的操作擺弄、探究、實驗、制作等活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發現主動建構有關的知識經驗。我們遵循這樣的教育理念,開展了中班教室活動的創設與布置。
我首先設計了班級環境的整體思路,一個分為主題墻、健康墻、幼兒作品欄、區域、、吊飾、天氣預報和值日生安排表等,重點是主題墻和區域。
在創設環境的時候,我主要考慮到以下幾條:
一、統一了教室整體的色調為紅色,我主要在吊飾和和一些展示部分的底板上采用紅色的紙,使得教室的整體看上去紅色的色調比較明顯。
二、在主題墻的創設上,我根據教學內容實時進行更換上墻,內容有主題相關的圖片,實物、幼兒對主題內容學習中的作品,參與過程的照片等等。上墻的內容貼上去的時候小朋友很喜歡看,使幼兒對主題學習的過程得到延續,對學習的內容可以進一步進行討論和關注。
三、區域的創設中,我們的區域內容基本上都是自己制作的,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他們的學習水平來設置的,內容符合幼兒的學習可掌握的難度。在物品的擺放上,我采用了貼標簽的方法,暗示幼兒一一對用擺放,方便幼兒對物品的整理,同時也可以引導他們認識標示,養成良好的整理的習慣。另外,區域創設中,我也增加了圖示,圖示主要是該種材料的玩法的示意,區域的墻面上還展示的是幼兒學習的結果,比如幼兒的作品,還有各種操作活動的記錄表等。
區域活動的材料提供基本上是一人一份的形式,有些游戲類的(比如棋子)是兩個人一起玩,就以兩人能參加設置。幼兒可以拿著一份的材料玩,玩好之后,還是可以放回盤子放回原處來收拾,很方便,也很清爽。
區域材料有些操作是一次完成之后就用完的,那么下次別的小朋友來玩就再提供新的材料,那樣方便小朋友對材料的使用,也可以很明顯地暗示他們材料怎么用。
以上是我在環境布置、區域創設的過程中,得到的一些收獲。因為我們環境布置、區域創設的最終目的是要激發幼兒產生與環境的互動,在于環境的互動中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我們環境布置的效果好不好,除了美不美之外,主要還要還是看幼兒的互動情況,尤其是區域活動的參與情況。所以,我在幼兒參與區域活動時,也注意觀察他們的活動情況,根據他們的表現,我覺得我們在使用這些材料時要注意:
1.區域活動每一項材料幼兒的完成時間不同,有些需要時間長一點,有些需要時間短一點(這與幼兒個體的能力強弱也有關系),那么對于玩好一份材料之后,幼兒沒事干了,我覺得我應該要有考慮,一是適當增加活動的難度,也可以讓幼兒再玩第二份材料,因為我們有足夠多的材料保證(每個區域四人參加)區域內的所有幼兒使用,每個區域有13份以上的材料。
2.區域墻面的圖上是還可以增加一些規則和收拾常規的解釋,以提醒幼兒正確執行區域活動,使他們玩得有序。
3.環境布置中,要注意材料黏貼的牢固性,有些材料貼上去之后馬上會掉下來,既不美觀,也麻煩(經常要反復貼,費時)。所以要選用合適的固定工具是很重要的。
4.在環境布置的過程中,我也經常學習別人的好的地方,我發現我們老師們都很有創造性,有些創意真的很好,所以多注意向別人學習,一定會讓自己的想法更成熟,布置過程會越來越好,所以多向別人學習也是我環境布置區域創設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