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0 21:06:11
(一)完整地故事性的語境
這個讀本是一個完整、有意義的故事,“Thisismytree!”saidthe…的簡單而完整的語言反復出現,使幼兒在每一頁的閱讀中都感受到其形、義,并在和教師或父母的互動中進一步感知其發音,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復中學習語言。對于不同能力或年齡階段的幼兒,獲知的語言程度是不同的,有的是完整的一句話,有的是某一個單詞,有的是靈活運用的方法。
(二)語言在游戲的情境中再現
語言是用來溝通和學習的,只有交流才能夠真正意義上促進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所以,我們在設計這個讀本第一階段的活動時,組織了三個環節:大書閱讀——角色扮演——小書閱讀和多媒體互動。就以第二階段的“角色扮演”為例,通過第一環節的“大書閱讀”,幼兒已經初步地感知和掌握了“Thisismytree!”這個句子,再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為幼兒創設了游戲式的情境,使這個句子具有了“交流”的意義。
三、多種形式的“共讀”活動,有效提高閱讀質量
閱讀的形式是豐富的。“分享閱讀理論”強調從學習說話開始逐步增加伴隨閱讀的文字,希望通過輕松有效的教育,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讓孩子盡快從依賴閱讀過渡到獨立閱讀;“多元閱讀理論”則強調多元閱讀途徑的嘗試、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互動關系的建立和閱讀情境的創設。綜合這兩個理論的觀點,我們在設計“共讀”活動時充分考慮了閱讀的實效與質量。
(一)親子共讀提高閱讀能力
親子共讀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閱讀的形式,有利于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密關系,更重要的是當成人與孩子共讀的過程是愉悅且開放的,孩子們將會喜愛閱讀,進而養成閱讀和學習的習慣,可以豐富孩子的聽覺字匯及理解力,增強語言能力。筆者特別提倡選擇社會和科學領域的讀本進行親子共讀活動,因為幼兒在這兩個領域的讀本時往往更多地需要成人的激勵和引導。在《THISISMYTREE》中,語言領域和社會領域的內容是顯性的,科學領域是一個相對隱性地線索——讀本中的動物和人物都和大樹有著某種聯系,如小鳥飛到樹上,松鼠躲進樹洞里,小男孩來澆水,小女孩撿樹葉等等,這些往往是孩子難以獨立發現的。那么在親子共讀時,家長可引導幼兒發現這一線索,進行合理地續編故事。
(二)協助式閱讀提高閱讀興趣
協助式的閱讀是一種同伴共讀或教師和幼兒進行共讀的方式。一方面,同伴共讀是一種愉快地閱讀形式,在這種閱讀中孩子們相互交流對讀本的認識,語言能力強的孩子帶動語言能力弱的孩子,互相協助,提高閱讀興趣,實現對讀本語言的掌握和豐富。另一方面,教師和幼兒進行閱讀,慢慢退到支援和協助的角色,由孩子來主導其余的閱讀。《THISISMYTREE》的內容豐富、線索鮮明、重點的語言也比較簡單且具有很大的續編空間和教育價值,是進行協助式閱讀的很好讀本。
(三)視聽結合提高閱讀效果
筆者認為,第二語言的閱讀與母語閱讀相比,應當更加關注視聽結合的形式,使平面的閱讀變得更加形象,音“”、形、義緊密結合,提高了閱讀活動的效果。我們專門針對《THISISMYTREE》的讀本設計和制作了相應的多媒體軟件,這個軟件是讀本的動畫版,既可以作為活動的課件,也可以作為幼兒使用的學件。操作時,動物出現在畫面后,就會說“Thisismytree!”的對話框,點擊有發音,并突出顯示這句話。鼠標放在動物形象上,會有動物的單詞出現并伴有發音。利用多媒體進行共讀的形式深受幼兒喜歡,能夠加強與共讀同伴的交流,對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很有益處。
對于幼兒英語早期閱讀活動的研究和實踐,我們還在探索階段。今后的實踐中,我們還將致力于各種讀本的創編和自制,探索科學地幼兒英語早期閱讀的策略和途徑。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