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0 20:46:27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藝術類論文《淺談幼兒美術活動方案設計技巧》,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鍵。設計一個成功的活動不但能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而且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能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探究新的學習方法,在嘗試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通過思考解決問題,從而使他們各個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而作為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藝術領域中的美術教育活動,大部分時間是幼兒操作,怎樣引導孩子操作,教師在活動中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前面的講解示范和最后的作品評價教師應怎樣預設,都是美術教學活動設計時教師應該特別關注的問題,有很大的研究價值。本文以小班美術活動印畫“彩色服裝”為例,從活動選材、目標制定、準備工作和環(huán)節(jié)設計四個方面詳細論述幼兒美術活動方案設計的技巧所在。
關鍵詞:美術活動方案設計技巧
正文: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鍵。設計一個成功的活動不但能激發(fā)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而且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能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探究新的學習方法,在嘗試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通過思考解決問題,從而使他們各個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而作為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藝術領域中的美術教育活動,大部分時間是幼兒操作,怎樣引導孩子操作,教師在活動中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前面的講解示范和最后的作品評價教師應怎樣預設,都是美術教學活動設計時教師應該特別關注的問題,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下面就以小班的一節(jié)教學活動印畫“彩色服裝”為例,談一下個人對美術活動方案設計技巧的見解。
一、選材要適宜,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貼近幼兒生活
一節(jié)好的教學活動,選材至關重要,它既要符合不同年齡階段孩子思維的特點,又要來源于幼兒生活,新穎有趣。讓每個孩子熟悉活動內容,又充滿了探究愿望,在操作的過程中發(fā)展綜合能力。小班的教學活動印畫“彩色服裝”,是一節(jié)美術教學活動中的裝飾畫課型。教師把幼兒常用的插塑玩具做為印畫原材料,請幼兒在事先畫好的服裝輪廓中,用不同形狀的玩具蘸色印畫進行裝飾的活動。這一活動的選材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材料的創(chuàng)新,教師把日常生活中孩子經常來玩的玩具作為裝飾畫的工具,孩子們既感到新穎,富有濃厚的操作興趣,又拓寬了思路,發(fā)現了玩具的多種用途。這正符合《綱要》中指出的讓孩子“初步感受并喜愛環(huán)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的要求。對于年齡越小的孩子來講,生活中的美是他們最容易接觸和發(fā)現的。這就需要教師先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多引導孩子觀察周圍世界,多從生活中選擇美術教育內容,讓孩子們發(fā)現生活中的美,拓寬創(chuàng)造美、表現美的思路,能用多種手段去表現生活中的美。比如“手形添加想象畫”、“手指點畫”、“撕紙面條”、“泥工餃子”等,素材都是來源于生活,孩子們既感興趣,又在動手中發(fā)展了技能。
二、目標制定要恰當,緊扣主題,指導活動過程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過程中的核心和靈魂,它直接涉及活動對幼兒培養(yǎng)的定位、情感發(fā)展及教育的價值觀等問題,是教師完成教學內容的鑒定標準,在教學活動中起著定向作用。
首先,目標制定要來源于課程標準,符合綱要精神
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目標為“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們制定美術教育活動目標時,就要緊緊圍繞綱要精神和美術教育的目標,制定合理,不要超越課程標準和孩子的能力所及。
第二,目標制定要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
目標不要過大,過于空洞,哪節(jié)教學活動都能使用,無法操作,形同虛設。比如,有的教學活動目標定為“發(fā)展孩子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能力。”從目標中既看不出是什么領域的活動,也看不出具體課型是什么,哪個領域哪個活動中都能用,又都不能用,沒有可操作性,更不用談怎么完成了。
第三,目標制定要把握好“度”,體現新經驗
我們制定的目標不能過低,那樣對孩子來講沒有挑戰(zhàn)性。也不能過高,孩子渴望而不可及,失去了信心。這就要求教師要熟知孩子的經驗基礎,美術活動已經掌握了什么技能技巧,這次預定的目標是發(fā)展孩子什么新經驗,哪些常規(guī)是已有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新教授的。新授的點不能太多,孩子跳一跳就能夠到,一節(jié)活動能夠完成。
@_@我是分割線@_@
比如教學活動印畫“彩色服裝”,我們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制定的目標為:1、嘗試用兩種不同的玩具材料對應顏色在衣服上印畫,裝飾彩色的衣服。2、欣賞自己裝飾的的彩色衣服,享受創(chuàng)作的快樂。孩子對顏色的認知是已有經驗,一一對應也已經有所接觸,但玩具與顏色對應印畫,二者的結合是新的知識經驗,需要孩子能夠明確對應關系。另一個新經驗是要在衣服上用兩種圖形印兩種顏色裝飾。這對小班幼兒是一個挑戰(zhàn),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喜歡專注于件事情,會用一種玩具不交換的印起來,所以將它也作為一條新經驗制定到目標之中,具體明確,又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三、準備工作要細致,擺放合理,為活動服務
美術教育活動需要準備的工作很多,既要有孩子經驗基礎的了解,又要有孩子操作的教具學具,人手一份,非常繁瑣,所以一定要細致考慮,讓它發(fā)揮好作用,為教學活動服務。
1、考慮幼兒年齡階段,準備教具要科學恰當
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講,材料適宜簡單,數量不要過多,不要復雜。如印畫“彩色服裝”中,我們就給孩子準備兩種玩具,兩種顏色,而且保證每組幼兒人手一個玩具來操作,數量充足。操作的玩具適宜印畫,外形是多種多樣,有鏤空效果。不能是實體玩具,印出來圖案就是一個色塊,不美觀,也不能接觸面太細,不易蘸上顏色,影響印畫效果。這些都需要教師事先進行實驗操作,驗證哪種材料合適,以保證印畫效果。
2、教學具分層次,滿足不同層次孩子的發(fā)展需求
我們要根據不同孩子的能力基礎,準備不同層次的教學具。有的是從數量上提高要求,能力強的孩子多去制作完成幾個。比如折紙、泥工,都可以給孩子多一些紙或泥,在完成基本量的基礎上繼續(xù)制作。有的是從質量上要求,多去添畫、涂色,把作品完成的更美觀。還有的是發(fā)揮同伴互助作用,能力強的孩子去幫助稍弱的孩子共同完成作品。
3、準備充分,取放方便,不要讓材料成為活動的干擾
準備充分一方面指數量充足,另一方面是指考慮細致,比如在玩色游戲的活動中,孩子服裝的準備、色彩的擺放、擦手的物品都要準備好。可以給孩子穿上兜兜褂、帶上套袖,把顏色擺放在組的中央,每個人都能夠得到,不要放到一邊,以免孩子夠不到顏料或者顏色到處滴,成為活動的干擾。可以給孩子準備擦手的毛巾、濕巾,便于隨時擦掉蘸在手上的顏料。盛顏料的器皿一般是廢物利用,快餐盒、元宵盒、果凍盒等,方便快捷,一具多用,充分的準備可以讓孩子們在色彩的世界里自由展現豐富多彩的圖案世界。
四、活動過程要有序,考慮周全,時間分配合理
在設計教學活動過程時,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層層深入,突出各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及漸進性、銜接性。事先考慮好時間分配,合理展開。對于美術教學,教師的導入和示范講解時間約占30%,孩子的操作時間占50%,講評環(huán)節(jié)最多占20%。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簡潔明了,開門見山
美術活動的大部分時間應該以孩子操作繪制為主,教師占用的時間不宜過長。如果導入稍微多一點關聯問題,時間就會浪費掉。另外,導入的形式要吸引孩子,提問精練,不宜過多孩子來回答。
1、抓住孩子心理,生動有趣,調動積極性
可以采用變魔術、猜謎語、說兒歌等孩子感興趣的形式,也可以結合最近孩子學過的故事、歌曲或者熟悉的動畫片,根據已有經驗直接引出主題,一開始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調動起每個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2、緊緊圍繞活動,直入主題,不饒彎子
今天是什么活動主題,就要直接進入,切忌長篇大論的講一個故事,只用其中一句話或者只為引出一個角色。比如,印畫“彩色服裝”,一開始老師結合前面孩子學過的故事《小老鼠裁縫店》設計的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是“美麗的春天來了,人們都換上了好看的衣服,小老鼠裁縫店的小老鼠要設計更加漂亮的衣服了,可是他忘了全部設計上圖案了,請小朋友來幫忙。”前面幾句話就沒有用,春天,人們都和此主題沒有關系。就可以改為“小老鼠裁縫店又要開張了,今天小老鼠給大家設計了一套新衣服,請小朋友看衣服上的圖案是用什么印出來的?”。簡潔明了,直奔主題,觀察圖案,引出材料。
(二)講解示范,抓住重點,清晰到位
講解示范語言要清晰簡練,示范重點。孩子已有技能和經驗一帶而過,新授的技能經驗重點講。可以運用兒歌的形式,可以運用形象的語言,讓孩子們一聽就懂。
1、出示示范作品,激發(fā)創(chuàng)作愿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