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09 22:04:13
幼教網整理了幼兒園藝術類論文《深入美術活動》,希望對幼兒教育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今天我園舉行就我們教學中,執教美術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一次博客沙龍。我是一位青年新教師,對于自己平時的美術活動中也確實有很多問題,但是一個人力量去想辦法解決,力量還是太小,學校為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我慶幸有這么多有經驗的老師把經驗傳授給我們。
我們討論中圍繞著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于美術活動中范例是否需要?剛進入此環節,我們大家都蘊量沉思著,自己教學過程中,自己平時解決的方法,這個一個美術領域的問題,我園的兩位美術教研組長帶頭說了自己的觀點,金老師從中提到了材料,材料和目標決定了是否出示范畫,同時我覺得:教師的準備同樣重要。如果教師對活動前準備充分,范圍廣點,那給孩子的選擇,創作的就更多了不是嘛?比如教師要準備的不僅僅是一張魚的圖片,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并收集關于各種魚的樣子特征等,這樣通過多種經驗的積累和相互補充,使幼兒創作繪畫得以豐富。而孩子由于年齡小,接觸范圍小,他們的經驗知識準備,教師可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收集圖片等,讓幼兒對魚初步的經驗知識積累。第二個問題:如何發揮幼兒的想象和創造性?教師的選材也是非常重要的,中班幼兒學習的動機感性多于理性。他們通常是憑著興趣去主動探索和學習的。他們首先關注的是活動本身和過程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其次才有可能像成人一樣會為了活動的成果而堅持努力。因此,我們在選擇活動內容時必須考慮如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與積極性。幼兒往往對新事物比較感興趣,這是否意味著每一次活動都要選擇一個全新的內容呢?并非如此,我們提倡“適度新穎”。這是因為太新和完全陌生的內容,容易使幼兒一無所知而無法理解,難以入手,從而不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無法有效地調動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相反,太熟悉的內容,只會讓幼兒重復已有的經驗,失去探索與學習的意義。因此,我們應從幼兒已有的實際經驗出發,選擇與幼兒已有知識經驗有一定聯系,又在深度和廣度上適當拓展的內容,即“已知+末知”,使幼兒有足夠的興趣,在已有經驗的支持下,探索新問題的解決方法,建構新的知識經驗。第三個問題:對個別孩子如何給予指導?班里總有幾個特殊的孩子,這里的杰杰小朋友對于老師的指導還是沒有下班,我自己有以下想法:我們驚奇地發現,孩子們不是真的是亂畫,他們的繪畫也很有想法,教師在指導前學會蹲下身來,傾聽孩子們的聲音,再觀察孩子們的畫,請他介紹自己的畫,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去引導幼兒學習繪畫,細部變化,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適當地將它們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事實證明,有了這些審美基礎,對孩子的創作有了很大的啟發。
這樣的主題沙龍活動,把我們身邊真正的問題,拿出來大家共同尋找解決的方法。美術活動,是一種創造美的活動。幼兒美術活動的主體是幼兒,要千方百計創造機會,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這一主體與創造美的美術活動真正融合在一起,讓幼兒不斷去創造美。每一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成長中的個體,他們既是需要成人的幫助和引導,又存在自身內在的發展需要。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幼兒自主成長的要求,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機會來表現自我。
我們這也是為今后的美術活動積累經驗,以后我們的美術活動會很精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