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26 21:26:03
萌月:“上折紙課要表現好點,才能得到更多的作品。”
湉兮:“美美,你以后不能這樣了。“
晉豪:“美美,你能改掉這個毛病嗎?”
美美輕輕地點了點頭,小聲說:“能。”
師:“美美,聽了小朋友的討論,說說你的想法好嗎?”
美美:“老師我錯了,以后我要好好表現,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多得作品。”
師:“對了,要這樣做才會是教師和小朋友都喜歡的小伙伴。那今天的折紙作品就不算了,你們說這樣行嗎?”
小朋友聽了都點點頭。
教師小結:美美想得到很多作品,很積極上進,這種想法很好,她也很聰明,但她把一張大折紙一分為四,當四紙來用,這種獲得很多作品的做法是不對的。應該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的作品,才算真本事。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只要能夠知錯就改,就是最棒的。
[案例反思]
在解決事情的全過程中,我發現了問題,但沒有直接介入,而是把問題留給了孩子,引導孩子,讓他們自己嘗試解決問題。教師關注的是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意在引導幼兒掌握合適的獲得途徑、解決問題的方式,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重視幼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通過討論,幼兒自己明白了作弊是不對的,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而且,有些結論來自幼兒自己的思考,以及幼兒集體的智慧,所以對幼兒更有說服力,認識也更深刻。
[案例分析]
換個角度看,其實,幼兒爭強好勝不一定全是壞事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幼兒只知道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對其個性發展都是不利的。爭強好勝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競爭者和被競爭者調節自己的行為,獲得有益的經驗。不擇手段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師的批評,認識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時,就會反思、調整自己的行為,教師在調解過程中注意教給幼兒運用正確的方式來獲得成功,引導幼兒明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讓大家信服與支持。
經過討論,孩子們對于折紙小風波的是非對錯已經認識的很清楚,使幼兒分辨好與不好,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而且我相信他們,也知道了以后遇到類似事情該怎樣思考,怎樣處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