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25 21:55:52
幼教網整理了幼兒園工作計劃總結《遵循幼兒教育規律創建特色幼兒園》,希望對幼兒教育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小學附屬幼兒園是和小學低年級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應在尊重幼兒園和小學各自教育特點的前提下,堅持正確的辦園方向、更新教育觀念、加強隊伍建設、改善辦園條件、堅持科學保教以提升辦園質量。
一、堅持正確的辦園方向,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
(一)樹立科學的教育目標觀
教育有其自身的規律。幼兒教育必須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和階段性,以及幼兒身心發展的水平和特征進行。我們應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為指導,樹立科學的教育目標觀。
1.對幼小銜接的認識。應改變重知識銜接為重視幼兒身心和諧發展,使幼兒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能力等各個方面與小學銜接,為他們進入小學學習做好準備。
2.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應改變重單一學習習慣的培養為重視幼兒生活衛生習慣、文明禮儀習慣、學習習慣和交往習慣的全面養成。
3.一日活動安排。應改變單一重視學習活動為重視生活、游戲、體育、學習活動的全面實施,使幼兒身心健康、活潑開朗、睿智靈動、習慣良好,促進每一位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二)從教育內容和形式杜絕“小學化”傾向
根據《綱要》的新觀念、新要求,我們不僅要轉變教育觀念,還應注重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組織,從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方面克服“小學化”現象。應充分考慮兒童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努力做到各領域教育內容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幼兒的一日生活、游戲之中。
1.活動內容的選擇。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智力發展的水平和健康狀況,合理均衡安排各領域活動內容。改變使用單一教材資源的方式,采用多元的課程、靈活的安排、自主的選材,力求教材資源多元化。將各領域的教育內容,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開放教育時空,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2.一日活動作息時間安排。改變幼兒活動時間機械、嚴格的規定,由過去的集中、統一、單向的活動安排,轉變為分散、自主、可選擇、多向的活動安排。科學制定幼兒園作息制度,只安排一日活動中幾個主要生活時間,其余的根據幼兒需要隨時調整。
3.幼兒活動方式。應讓幼兒在游戲、探究、操作、探索和交往中學習,注重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過程,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從各種游戲、生活活動的開展中,引導幼兒在經常接觸到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中去學習。
二、堅持科學保教,以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一)因地制宜創設豐富的環境
小學附屬幼兒園大多是在舊園基礎上改造的幼兒園,先天的環境不管從地勢、面積和設備都與新建園有很大差距,但也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創設豐富的環境。如可以利用屋頂戶外活動場地、把角落變為飼養角、種植園等,多功能廳利用轉變為大型結構活動區,小操場的一角作為玩沙玩水區域,創設豐富多彩的主題墻、自然角,投放具有操作性、多變性的豐富多樣的區角材料,還可師幼共同創設,以滿足兒童學習、游戲、生活和發展的需要。
(二)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操作、探索、交往
我們應以游戲為幼兒活動的主要方式,注重全園性游戲與班級游戲相結合。班級每天應有區角游戲,均衡安排創造性游戲與規則性游戲,全園科學合理安排大型戶外娛樂、體育游戲及功能室結構游戲、文學閱讀等活動。
不僅要為幼兒購置大型玩具、教學用具、兒童圖書、兒童桌面玩具、科學活動操作材料,還應提倡自制大量的體育活動器材,為活動區提供豐富多樣的半成品和自然物的操作材料,滿足幼兒在活動中操作、探索、交往的需要。
三、走特色發展之路,促進幼兒園長足發展
(一)加強幼小銜接工作
小學附屬幼兒園要走特色發展之路,才能促進幼兒園的長足發展。我園就利用得天獨厚的小學辦園條件,把開展幼小銜接研究作為一個重要教育研究課題。
在課題組的統一部署下,小學一年級和幼兒園大班之間開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動,不僅使兒童的發展有一定的連續性,使幼兒園大班和小學一年級之間的要求具有一貫性,也促進了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之間的了解。我們還邀請小學的體育教師承擔幼兒健康教育工作,并定期組織幼兒園老師和小學低年級老師開展教研活動,互相走進對方課堂。每學年新生報到前,還會開展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教師座談會,向一年級老師介紹即將升入一年級的孩子們生活、學習習慣養成現狀,以便小學老師更快熟悉孩子們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這樣長期的互動交流,促進了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形成了我園的一大辦園特色,有利于幼兒園的長足發展。
(二)注重幼兒良好習慣養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