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19 17:52:14
三、幫助幼兒區分善惡、美丑
人類社會中的美與丑、善與惡是客觀存在的,如何培養幼兒正確地感受這些客觀現象是當前對幼兒進行社會美感教育的重要課題。如打架在一些文藝作品里有時是英雄行為,但發生在幼兒之間和社會生活中就是丑陋行為。如有些幼兒學會了罵人;還有的幼兒喜歡在群體中稱霸;有的幼兒學會了拿別人的東西;有些幼兒養成了浪費的不良習氣等等,這些都是由于幼兒在其美感能力未成熟的情況下,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所致。可見,培養幼兒學會正確的美感是對其進行美育的重要方面。
在自由活動中,我常會和孩子們一起看圖書,引導他們分清文藝作品中的一些善惡、美丑。如孩子們對書架上的西游記非常感興趣,在看的過程中,我讓他們區分其中的一些角色誰美、誰惡,孩子們馬上會說:“白骨精太壞了,要吃唐僧!”還說豬八戒饞嘴,唐僧太好心容易上當受騙,孩子們都喜歡孫悟空,因此常會在自由活動時,拿來金箍棒,模仿孫悟空的動作。
四、鼓勵幼兒大膽表現美
幼兒在感受美、理解美的基礎上,往往會轉化為自己的行為,并通過言行表現出來。在自由活動中,我為幼兒搭設了一個小舞臺,讓幼兒自由地在“小舞臺”上表現。孩子們在“小舞臺”上,會自由地做各種動作,也會表演木偶、聽音樂跳舞等,把自己對美的理解大膽地表現出來。在這個“小舞臺”上,孩子們的性情得到了大膽無疑的暴露,大膽的孩子會做各種表現已引起人的注意,一些膽小的孩子則悄悄地跟在后面,顯得很害羞的樣子,但無論怎樣,孩子們內心都得到了愉快的體驗,有了一種表現美的欲望。
五、培養幼兒學會評價美
在美育過程中,能否培養幼兒學會正確地評價美,是衡量美育效果的重要標準。可以講,幼兒能否正確地評價美,也是其審美能力是否形成的重要標志。然而幼兒受其年齡和社會經驗的限制,他們對美的評價往往是粗淺的,并帶有明顯的個人情緒。如,一個幼兒由于在玩的時候把同伴的玩具弄壞,同伴不給他玩,打了他一下,他就會說:“小朋友打我,不是好孩子。”這種評價就是典型的個人情緒化的評價。所以在培養幼兒評價美的能力時,要幫助幼兒學會用什么標準去評價。
我通常采用的是讓幼兒用學會用集體規范去評價美。集體規范是約束幼兒集體行為的班級規章制度的體現,幼兒的有些行為雖然不違背社會公德規范,但卻不利于集體的管理,這時就要用集體規范去約束他們的行為。所以要讓幼兒懂得,幼兒園作為一集體,必須遵循一定的規章制度,才能保證集體利益不受損害。當每一個幼兒都形成了集體觀念之后,他們就會用集體規范來評價自己和周圍幼兒的言行是否符合美的要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