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7-01-05 19:06:45
設計意圖:
如果說每個人都有一個情結,愛車的有愛車情結,工作狂有工作情結,購物狂有品牌情結,那我想,在孩子們的世界里,他們都有一個甜蜜的情結,那就是——糖果情結。甜甜的糖果是孩子們的最愛,無論哪個孩子看到那些甜蜜漂亮的小東西肯定都會兩眼發光。班上經常出現一些小朋友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糖果,孩子們常常邊享受著美味邊互相討論:我吃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我還吃過什么樣的糖果……在有意無意間感知著糖果的色彩、形狀、數量、品種和味道等,并逐漸對糖果產生了濃濃的喜愛之情。
既然幼兒具有如此濃厚的糖果情結和如此豐富的糖果經驗,能否讓幼兒進一步加深并交流對糖果的認識呢?能否通過糖果這個媒介讓幼兒從中獲得有關數的概念呢?我在觀察中感覺時機似乎已經成熟,于是就設計了下面的活動——糖果寶寶。而在整個活動的設計中,我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1、激情導趣,自然引入活動情境。
活動主題的選擇必須來源于幼兒的生活才能引起幼兒的共鳴。活動一開始,我運用了直觀的,孩子們非常熟悉的糖果的圖片一下子就抓住孩子們的興趣,引發孩子們不由自自主的對于糖果的討論,在孩子們的興趣被完全激發的情況下出示各種各樣糖果大大滿足了他們的愿望,看到了這么多的糖果,孩子們的下意識反應肯定就是用手去拿,所以,我接下來的環節就是抓糖果,數糖果,整個流程自然清晰,完全順應了孩子們的想法和需要。
2、啟發引導,自然化解活動難點。
中班的數學活動中,有一條目標是:用添一和去一的方法是兩組數量相等。而考慮到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曾經在班內組織幼兒玩過分糖果的游戲,發現孩子們可以完成1以上的操作)和本次活動的具體情況,我對這個目標有所提升變為:用添幾和去幾的方法是兩組物體數量相等,加大了幼兒的操作難度,給予了幼兒發展的空間。為了完成這一教學難點和重點,我在活動中也進行了一定的設計(1)教具簡單直觀,恰到好處。在眾多的糖果中進行篩選,選出大小外形比較合適,小朋友的手抓起來剛好能抓4、5顆左右的糖果;(2)過程循序漸進,逐步展開。在第二次抓的時候,我強調了“小手變大手”,因此出現了第二次抓的比第一次多的情況,而在之后的談論操作環節中我采取了先集體觀察后個別嘗試再個別補充最后集體操作的方式,考慮到了不同能力層次幼兒的需要,逐層累加,較好得解決了教學難點。
3、資源拓展,自然提升活動效果。
對于糖果,孩子們的話題是沒有止境的,對于糖果的探索也是沒有止境的,因此在活動的后半部分,為了滿足的孩子們的興趣點,我又通過聽聲音猜數量、品嘗跳跳糖、跟著音樂跳跳跳糖舞等環節進一步提高活動的趣味性,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更投入、更積極,充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目標:
1、感知、了解各種糖果的特征,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2、會用添幾和去幾的方法使兩組數量相等。
3、體驗品嘗糖果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PPT(糖果圖片、音樂),大黑板(貼上雙面膠),糖果排列卡,糖果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背景音樂),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寶貝們,你們喜不喜歡吃糖果啊?楊老師這里啊有很多糖果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出示糖果圖片1棒棒糖)“你知道這是什么糖嗎?你喜不喜歡吃?”(個別幼兒回答)
2、(出示糖果圖片2水果糖)“這是什么糖果呀?你知道這種糖果有哪些口味嗎?”(個別幼兒回答)
3、(出示糖果圖片3棉花糖)“這種糖果你吃過嗎?咬在嘴里是什么感覺呢?(軟軟的)”(個別幼兒回答)
4、(出示糖果圖片4橡皮糖)“看看這是什么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