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圓明園小樹 2016-12-28 14:33:21
2.體育、藝術和科技特長生招生。經市教委批準的可招收特長生的學校,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面向海淀區招收特長生。體育、藝術和科技專業水平突出的學生,經本人自薦,所在學校審定,可擁有特長生推薦資格,申請參加招生學校的特長生專業考查。特長生招生項目和數量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方向傾斜。
3.公辦寄宿學校(班)招生。經區教委批準的具備招收寄宿生資質的公辦學校(班),嚴格按照公示的本年度招生計劃,依據《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面向本區招生。
4.九年一貫制對口直升。北京市育英學校、北京市育鴻學校和北京實驗學校(海淀)等學校的小學畢業生直升本校初中。
5.民辦學校招生。經區教委批準的具備當年招生資質的民辦學校,按照公示的本年度招生計劃和相關政策招生。
6.第二次派位。符合海淀區初中入學條件的小學畢業生,原則上以就讀小學所在招生區域為界進行統一分配。
凡屬海淀區及以上人民政府人才引進計劃的海歸人員、各類引進人才等人員的子女入學,按相關規定,由區教委協調解決
駐區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舉辦的子弟學校,其主辦單位的職工子女可按單位與學校商定的條件進入學校學習。
對持有烈士子女、華僑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全國勞動模范子女身份證明的學生以及臺籍學生,按相關規定,在同等條件下給予照顧。
保證殘疾兒童少年依法接受義務教育
各學校對居住在義務教育服務范圍內,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安排其隨班就讀,實現“零拒絕”。特殊教育學校要按時做好新生入學工作。
小學入學政策三點變化
第一,實施“六年一學位”政策。自2016年起,海淀區對適齡兒童入學登記地址、就讀學校實施記錄管理,自該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記入學之年起,原則上六年內只提供一個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注:此項規定不設倒追機制,不會與2016年以前的入學記錄進行比對。
第二,完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在海淀區接受義務教育證明證件材料審核細則及審核流程。
審核流程:2016年海淀區增加了線上初審,由公安海淀分局、區人力社保局對申請人的在京暫住證、社保證明信息進行網上初審。審核結果將以短信形式告知申請人上網查詢。
審核細則:在京暫住證補充審核條件“凡暫住證從外區遷入我區的,遷入日期須在2016年3月1日(不含)之前”。對“社保”的審核標準也進一步規范,包括申請人須在2016年3月1日(不含)之前辦理了北京市社會保險參保手續;2016年3月至5月之間按月正常連續參保和繳費;2016年3月至5月期間的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有補繳現象的不予通過。
第三,按照市教委要求,對華僑、港澳同胞、外籍華人子女,對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證》、海淀區單位集體戶口的人員子女小學入學的管理進一步規范。
初中入學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
第一,入學方式包括第一次派位、特長生招生、寄宿學校招生、九年一貫制對口直升、民辦學校招生和第二次派位等途徑。
第二,進一步規范體育、藝術和科技特長生招生,并繼續壓縮特長生比例,全區招收特長生比例控制在初中招生總人數的5%以內,單個學校特長生招生計劃控制在本校招生總計劃的10%以內。
第三,非本市戶籍的適齡少年,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在海淀區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海淀區接受初中教育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也需要提供“五證”,審核辦法和審核流程同非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家長可以登錄海淀區教育招生和考試中心官網進行具體查詢。
根據北京市教委關于義務教育入學工作的有關意見和精神,海淀區將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敬請持續關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