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2-13 15:37:17
一、說教材。
水是孩子喜歡玩樂的憑借物,在課間總會看到孩子在衛生間玩水,對于剛升入大班的孩子,對水不在是停留在單純的玩弄中,而且會思考這水怎么從手指縫里流出來、水能抓住它等等的問題,因此我就想把動畫與水的特性有機結合起來,讓動畫中的水給孩子有所啟發有所收獲。我選取的動畫是抽象型的幾何形體動畫,這更能發揮孩子的想象,更能吸引孩子的有意注意,但由于孩子是大班初期,一些有關知識點的選取得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如對于水的在態變化,我只要求孩子了解有這三種形態而不要求了解三態的變化過程,三態的變化過程了解我定位于大班下學期。在我選擇《小水珠旅行記》這則動畫時,我考慮主要原因是這個動畫片制作精良,形象可愛,想像大膽豐富,從視覺感官上刺激了幼兒發散自己的想象能力,適合大班上學期的幼兒。
二、說活動目標。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是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以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目標為依據,確使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得以實現。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我分為了三大目標:
學會綜合運用感官觀察水的用途,發揮幼兒的聯想能力,用語言描述水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知道節約用水,感受自然中水的美麗。
了解水的三態變化,運用簡單的圖畫表示水的形態。
三、說重、難點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看動畫,知道水與我們生活的關系;教學難點是欣賞動畫,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了解水的三態變化。
四、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即小水珠旅行圖每組一份。
五、說教法和學法
本次活動我采用了直觀法、提問法、講述法等教學方法。
采用直觀法突破教學難點,提問:小水珠經過了哪些地方?小水珠遇冷會怎么樣?遇熱會怎么樣?課件直觀的表現了水的形態,幫助幼兒更有效地理解教學難點。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于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動畫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以看動畫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用啟發性的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操作法在本次活動中也運用的比較多也是比較重要的教學方法,第一次操作掌握水的三態變化條件,在操作中讓孩子的經驗(什么遇冷遇熱的情況)進行整理提升經驗,對剛建構的知識(三種形態)經驗進行遷移;第二次操作掌握水珠與生活的關系,提升幼兒有關水的用途零碎經驗。
六、說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流程分六部分進行的
1、老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自由找位置做下來。
出示小水珠后談話:哪兒看見過小水珠,讓幼兒聯想生活經驗,知道水與人們的關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