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2-07 14:17:36
一、活動背景
繪畫是幼兒最樂于接受的藝術表現形式,通過美術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使幼兒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我班幼兒年齡在5-6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對身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喜歡觀察,喜歡動手學著做。但在以往的繪畫的活動中,總是讓幼兒用單一的材料去進行繪畫,這樣會使其逐漸失去繪畫的興趣。中國畫的筆墨千變萬化,意蘊深遠,作為中國的孩子更應該了解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但看到幼兒手執毛筆遲遲無法下筆的樣子,我在思考如何選擇一種方法,既能讓幼兒在欣賞中感受水墨畫的自由寫意,并發現其中的美感,又能激發幼兒大膽創作的喜悅。最后,我想到了水墨拓印這個比較簡易的方法:當墨汁滴入水中后,便自然散開并慢慢地形成各種圖案,如同飄逸的長發、彌散的煙霧、多姿的自云……千變萬化,趣味無窮。
二、教材分析:
新《綱要》指出: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同時還指出“提供幼兒自由的表現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分享他們的創造快樂”。
欣賞水墨畫作品,感受墨色變化呈現的美感。從而使幼兒對水墨畫的特點有了一定的了解。示范講解,進一步學習水墨拓印的方法,并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分組進行創作,分組講評,分享快樂;活動中鼓勵孩子大膽地嘗試,創作。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和分享者,鼓勵孩子大膽操作,分享孩子的快樂。
三、目標分析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即實際發展水平,確定了以下目標。
目標1、在欣賞水墨畫的基礎上,嘗試用水、墨、宣紙進行拓印,并根據拓印的圖案大膽想象。
在以往的繪畫的活動中,總是讓幼兒用單一的材料去進行繪畫,這樣會使其逐漸失去繪畫的興趣。中國畫具有簡練、概括的特色,用毛筆蘸墨畫畫,可大可小,可粗可細,可干可濕,揮灑自如,變化天窮,痛快淋漓,很適合幼兒作畫大膽,構思夸張的特點。但剛開始幼兒手執毛筆遲遲無法下筆的,所以,在本節活動我選擇一種新方法,既能讓幼兒在欣賞中感受水墨畫的自由寫意,并發現其中的美感,又能激發幼兒大膽創作的喜悅。讓幼兒嘗試用水、墨、宣紙進行拓印,并根據拓印的圖案大膽想象。體驗成功的快樂。
目標2、積極參與繪畫活動,樂于表現,感受中國水墨畫的美感。
《綱要》指出“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水墨畫的教育價值并不在于繪畫技能有多么的收斂,或畫出了什么驚人的杰作,而是通過水墨畫的教育教學活動,使幼兒發現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膽創造的信心。本節活動通過多媒體進行圖文并茂的教學,音樂和美術的靈活的結合,從而使幼兒積極參與繪畫活動,樂于表現充分的感受水墨畫得美感,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激發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目標3、體驗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在給幼兒上美術課時,經常會有孩子舉著筆愁眉苦臉地說,“老師,我不會畫!”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會“無從下筆”呢。我想,主要應該取決于成人對待幼兒美術活動的態度,要了解幼兒,組織符合幼兒特點的、幼兒真正感興趣的有效教學。而今天設計的這節“有趣的水墨印染畫”,沒有特別難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兒都能通過動手操作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并且在輕松自由的創作中,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
四、重難點的分析
根據目標的確定,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將重點定為于在欣賞水墨畫的基礎上,嘗試用水、墨、宣紙進行拓印。
陳鶴琴先生說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動力。通過欣賞,讓幼兒對水墨畫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信心。在此基礎上,讓幼兒嘗試用水、墨、宣紙進行拓印,探索各種,千變萬化,趣味無窮的圖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