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1-04 14:36:57
2、簡單總結:呀,小動物們都找到了雨傘,他們還謝謝我們小朋友呢。
(本環節,我采用了師幼商量的方法,教師以圖譜進行整理,在學習時,重點關注”飛“字和”哈哈“的情感詞匯,通過語言表達、動作感受讓幼兒理解之余,感受其情趣所在。而第二句教師把主動權交給幼兒,這一句幼兒完全有能力在教師引導下集體創作,因為有了前兩句的學習,第三句教師便發揮幼兒主體性,由幼兒來設計,這樣不僅體現了幼兒為本的理念,教師也能夠在為幼兒提供學習框架的同時,以引導者身份介入。這樣的學習簡單有效,符合生態課堂的理念。)
三、完整欣賞,學習詩歌
本環節主要采用了交流法,旨在考驗幼兒對于詩歌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1、教師完整朗誦詩歌,幼兒仔細傾聽
(小動物們都找到了雨傘,真開心,老師還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聽聽呀?這首兒歌的名字呀就叫做《動物的雨傘》)
2、圖譜展示詩歌內容:你聽到了什么好聽的話?它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任何事物都要幫助幼兒有一個整體印象,才能便于其今后的繼續學習和理解。因此,教師在之前分段理解的經驗上,完整朗誦詩歌,同時結合圖譜這一形式,既清晰明了,又直觀呈現。可謂是”一舉兩得“)
四、多元朗誦,鞏固練習
1、玩藏圖游戲(教師將圖譜中某一地方的卡片拿掉,讓幼兒完整朗誦)
2、玩”躲雨“游戲:教師當燕子,其余幼兒當剩下來的小動物
3、幼兒自主選擇頭飾,表現詩歌內容。(播放雨聲錄音)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也是最主要的活動,因此通過創設游戲情境,讓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習得知識經驗,而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也有利于幼兒更好地學習內容,從而真正達到鞏固的目的,也使幼兒的興趣點再一次得到提升。)
五情感提升,結束活動
1、教師進行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叫什么呀?你們喜歡嗎?你最喜歡哪一把雨傘呢?
2、進行簡單仿編: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在雨天尋找傘呢?他們又會去哪里找呢?開動你們的小腦筋,誰來說說看?注意也用我們今天學到的句式來說哦!
3、最后的結尾:小動物們說要謝謝我們小朋友幫他們找到了傘,老師這里有一頂大傘,那我們也撐著這頂傘回家吧!
(《綱要》中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等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在最后一環節,教師不忘進行情感的提升,寓情于語,而簡單的仿編也能幫助幼兒拓展其思維和想象能力。至末,教師也首尾呼應,既貼合主題,又不忘回歸到主題,讓幼兒在傘中將快樂延續……)
五、說活動延伸
活動延伸是活動內容的延續,我將從領域滲透和家園共育兩方面進行。
1、領域滲透:在美工區中準備白紙和畫筆,讓幼兒在課余時間將詩歌內容畫下來
2、家園共育:與家長配合,請家長繼續幫助幼兒鞏固詩歌內容,有條件的話幫助幼兒了解更多的動物的特點和與其相適應的棲息地。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