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0-26 16:34:49
“玩”是每個孩子都感興趣的,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我們要根據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在玩中獲得發展。
孩子們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其中最基本的活動是游戲。游戲又可分為教師組織的游戲和自主游戲。教師組織的游戲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自主游戲(即活動區游戲)的作用更是其它活動所不能替代的。它是幼兒在一定的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由交流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這一過程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天性自主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和人格健全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是游戲的主體,教師要在游戲中對幼兒進行指導,解決游戲中的困難、問題。要做到這些,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學會觀察幼兒。
觀察幼兒的游戲是為了了解幼兒的行為表現,了解其發展特點、能力與需要,了解其個別差異,使教育目標的制定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只有在觀察的基礎上做出分析,才能使教師在指導游戲時從客觀實際出發,提高教育指導的效果。
觀察分為有目的的觀察和隨機性觀察。這兩種觀察方法在游戲區活動中交互使用。每當投放了新的材料或在近期發現了什么問題需要解決、處理時,都要進行有目的的觀察,這種觀察的針對性強。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隨時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只有細致的觀察游戲中的每個環節,才能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
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觀察是知覺的高級形態,它比一般知覺有更深的理解性。敏稅的觀察力是教師應具備的素質。那么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具體應觀察些什么呢?
1、觀察幼兒的興趣點,及時加以引導:
興趣,即對事物感覺喜愛的情緒。只有發現幼兒的興趣點,及時加以引導,才能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提高游戲水平。
一天,小班幼兒在積木組搭了一座城堡。搭完之后感覺無所事事,便“扔”下城堡玩起了打仗。任我怎樣引導,孩子們對輔助材料也沒有興趣。這時我離開積木組站在一旁觀察。我發現有的幼兒悄悄地從城堡中抽出幾塊積木,搭成一輛摩托車開了起來;有的幼兒抽出幾塊塔起了動物園。……忽聽“嘩啦”一聲,城堡塌了。我問:“城堡怎么會塌了?”“是被壞蛋炸壞的。”孩子們回答。我問:“那城堡壞了,這可怎么辦呀?”孩子們都說:“咱們再把它修好吧!”“行,咱們這次修一座比剛才更漂亮的城堡。”我鼓勵著大家。于是,孩子們又把各自拿走的積木放在了一起,認真地搭了起來。看著它們搭得那個高興勁,我終于明白:孩子們的興趣點就在搭建上,他們并不想玩什么輔助材料。剛才是我不了解孩子們的興趣,一味地按照教師的意圖去引導他們玩輔助材料,他們當然不愿意接受了。
剛入園時,小班孩子的游戲內容簡單。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小班末期,孩子們有了區域間的交往意識。一天,娃娃家的“爸爸”“媽媽”推著娃娃去參觀“動物園”(積木組搭的)。邊參觀邊對娃娃說:“爸爸媽媽帶你去買點好吃的。”說完推著娃娃來到動手組,拿了一個珠子給娃娃:“吃吧,這糖可好吃啦!”看到這里我想:最近孩子們總是想買東西,說明他們有了購買的愿望了,是到了開商店的時候了。于是我和孩子們一起策劃起開商店的事兒了:商店開在什么位置,賣什么物品,售貨員應負責些什么,買東西的顧客應怎樣做……。商店開好了,孩子們興奮地玩了起來,可奇怪的事發生了,所有來商店的孩子無一例外的充當顧客的身份,商店始終沒有售貨員。“顧客”們來選購完商品,有的假裝把錢往桌上一放拿起東西走了,有的則抱起商品直接回到家中“享用”起來。經過幾天的觀察,我終于弄清了事實——孩子們只對選購物品感興趣,他們需要的是那些“能吃能喝”的食物。對當售貨員一點興趣也沒有。這與幼兒年齡小,附近超市較多,直接接觸售貨員的經驗少很有關系。
2、通過觀察來檢驗教育目標的制定是否正確,及時調整目標
從前面的例子來看,孩子們的興趣點和需要與我想象的不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做一下自我檢查,便會發現我的目標制定的是有問題的。
第一個搭積木的例子。我的目標制定的是:搭完積木后能正確地運用輔助材料。輔助材料在積木組只應起一個點綴的作用。但我心里想的卻是怎樣能讓孩子玩起來。如搭完一個城堡,就應“組織”小動物們去“參觀”;搭出一輛雙層汔車就“組織”娃娃們去乘坐,到各地去旅游。這看似沒有錯誤的心中的目標,實際上卻偏離了軌道。積木組真正的目標是什么呢?是搭建。是通過搭建的過程,使孩子們學會搭高、圍攏、延長、對稱等搭建技能,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等。孩子們不愿玩輔助材料是根本沒有錯誤的,他們的興趣點在搭建上,他們的快樂也是在搭建過程中產生的。
那么,是不是只要孩子們有興趣,玩得高興就行呢?不是的。孩子是一個發展著的人,教師必須制定出符合幼兒年齡特點,針對性強的、有漸進發展性的目標。俗話說就是跳一跳能摸得著的。這樣才會使游戲開展得有意義,才能指導教師的教育行為,不斷提高游戲質量,最終使孩子們在游戲中不斷地得到發展。
前面所說的小商店的例子。孩子們不愿當售貨員就可以不當。他們可以只選購商品,但盡管這樣,也是有目標的——培養責任心,做事有始有終。孩子們選購完商品,在收玩具時還應把玩具放回原處,并且學會分類收放。這樣的目標不難被孩子們所接受,游戲開展得有意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