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0-26 16:14:26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越來越突出,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就要求幼兒園教育目標必須“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生命健康成長的需求出發實施教育。”
我們花園幼兒園是一所綠色環保學校,也是一個綠意盎然、充滿生機的小世界。孩子們在這美麗的花園中,欣賞著綠色、感受著綠色也體驗著綠色。我們充分認識和利用幼兒的這些特點,并結合二期課改中幼兒園課程的兩大特色:一是突出經驗性,強調幼兒更適宜于運用多種感官,以直接體驗和自主操作為主的活動性的學習方式;二是強調各種活動的整合,即幼兒園課程指向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我園本著讓幼兒在自然的生活狀態中,從對自己及身邊種種生命的關注到對自然世界的探索,并充分利用一些特有的環境資源和條件,聯系日常生活及突發事件,開展形式多樣的綠色活動。
下面就我園開展的一些富有特色的綠色活動,從四個方面向大家進行介紹:
一、在園內自主的綠色活動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1、在有趣的實驗中了解科學的秘密。
學齡前兒童所具有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決定了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具有形象性和直觀性的特點。因此,每當他們接觸某一事物時,往往需要通過具體的可操作的途徑和材料來加以認識和理解。
例如:在《吹泡泡》的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圓形、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等不同形狀的吹泡泡的工具,并請幼兒將自己試驗的結果進行記錄。在試驗前,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認為什么形狀的器具就會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但在試驗后,大家卻驚奇地發現:不管什么形狀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反思: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一改以往關注知識點的傳授,著力于創設問題情境,并提供數量充足、種類齊全、可操作性強,具有探索價值、難易適度的活動材料讓幼兒動手操作,反復嘗試,從多角度感知、觀察、思考,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在擺弄中發現、在操作中表達、在玩耍中想象,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和創造性的能力。
2、在精心的種植中感悟生命的意義。
幼兒期是一個更多依賴情感而不是依賴理智的生活時期,幼兒對生命的認識受其經驗的局限,然而他的情感卻最容易受到感染。我們利用孩子的這一發展特點,激發其去關心這些生命。
例如:在今年的春天,我們和孩子們進行了一個“爭做綠色小天使——植樹節大行動”的活動。在活動中,為了讓孩子們喜歡樹木、愛惜樹木,我們進行了一個“認養樹木”的活動,孩子們可以在園內挑選任意一顆自己喜歡的樹木來認養,為了能更好的照顧自己的小樹,孩子們不僅了解了這些樹木的名稱,更是在家長的幫助下查閱了有關這些樹木的相關資料。他們還用自己的方式來打扮自己的小樹,為它系上蝴蝶結,給它戴上小紅花┅┅
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明白了原先那些不起眼的樹木,原來和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都要喝水、都會生病,而且都是有生命的,一下子孩子們和他們的距離近了,成了他們不說話的朋友。
3、在自由的辯論中尋求問題的答案。
隨著二期課改的深入開展,幼兒的教育不能僅局限于教師設計、組織的活動,教師眼中的發現、心中的想法是有限的,而幼兒的發現是無限的。關鍵在于幼兒能否有責任感和自主精神,以小主人的身份自覺參與,以自己的眼光看環境、看生活。應該注意的是,有許多活動并沒有固定的答案,活動中也并不強調統一。活動的收獲、活動的目的主要在于幼兒的參與、討論和實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