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0-26 16:06:54
二、豐富的環保知識是環保教育的基礎
豐富幼兒環保知識應把環保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在國內外一些主要的與環保日有關的紀念日,我們都要開展一些主要與環保有關的活動,我們還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適宜環保內容,如:地球清潔工、垃圾的處理、禁鳴喇叭、森林砍伐、洪水泛濫、空氣水等污染,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和各門學科中。如:我在一次活動中給孩子講了《地球清潔工》的故事,孩子們知道了烏鴉、海鷗、禿鷲、蚯蚓等動物能消除地球垃圾,地球公公就錄取他們當清潔工,他們成為了地球的保護神。孩子們對動物的清潔作用很感興趣,有些小朋友聽了故事,把這些地球清潔工惟妙惟肖地畫了出來。再如:我們還帶幼兒親眼去看工廠里冒出的黑煙,到車水馬龍的馬路上看車輛尾部的廢氣,看又臟又臭的河水,讓幼兒區分樂音與噪音的區別及噪音的危害作用。我還利用錄像對幼兒進行教育,如播放長江洪水泛濫片段,這個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們經常自發地交談小江珊的故事,我就因勢利導地對孩子進行保護森林的教育,龍龍小朋友在繪畫中畫了可憐的小朋友撲在樹上,他說希望大人不要再砍樹了。我,就是通過這些適宜而豐富的內容,使孩子們了解了森林、動物、大氣等環保知識,為進一步進行環保教育提供了“食糧”
三、加強與家長的交流,取得家長的配合
家庭教育具有幼兒園教育所無法比擬的隨機性和個別性,因此教師應努力加強與家長的配合,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對孩子的要求,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如:(1)家長要加強自身的環境教育素質,做到處處為孩子榜樣,多閱讀一些有關環保方面的書籍,并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從一點一滴做起,用自身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孩子,教育孩子。比如不隨地吐癱,不亂丟瓜皮紙屑,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高聲喧嘩,不制造噪音聲影響其他人的生活等。(2)建議家長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請家長利用晚飯后或休息日帶孩子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對幼兒的不良習慣隨時糾正,給孩子講解關于動物、植物、自然想象等環保方面的知識,從而萌發出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積極情感。
(3)父母通過言傳身教,告訴孩子由于人類的任意砍伐,森林遭到破壞,所剩樹林無法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氣溫上升。在平時少用塑料袋,塑料杯,最好用紙袋、籃子、減少白色污染。
四、走向社會
面臨21世紀的挑戰,幼兒教育應如何才能培養適應21世紀高效文明的社會人呢,它的著眼點應定位人一生的可持續性發展,而人的可持續性發展的基礎:一是不斷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二是積極適應社會生活的態度和能力,這才是今天幼兒教育乃是整個基礎教育所應強調的雙基。
我們具體的做法是:當幼兒有了一定的能力時,以班級為單位的小集體游戲,以無法滿足幼兒模仿社會的需要。為使幼兒擴大范圍,我們讓幼兒到社會環境中學習,幼兒的眼界將更加開闊,充分發揮環境優勢,社區資源,在認識“環境保護”后,我們環保宣傳隊開著“環保自然”車一路宣傳環保知識,同時用紙做成小喇叭,帶上掃帚、水桶、抹布去打掃小花園,高高地宣傳穴道的環保知識,還能細心發現和勇敢地指出很多不符合環境要求的現象和行為。我想:這種“現身說法”的成功感將連同那強烈的環保意識永遠直根于幼兒心中。
總之,保護環境,教育為本,從小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我們生存的地球會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為保護人類共存的唯一的地球環境而共同努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