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0-21 10:51:59
10月18日,王寶強離婚案在一片沸沸揚揚的圍觀聲中開庭了。各方聲音很多,這出離婚的大戲劇情也是撲朔迷離。不管庭審結果如何,王寶強馬蓉夫婦離婚已成定局,而我們關心的,是他們離婚后,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1.不安全心理
父母準備離婚時的爭吵和不和諧,都會使孩子懷疑自己是否可愛,是否有價值,從而產生不安全心理。
2.自卑心理
一旦父母離異,不管孩子跟著哪一方或者祖父母,孩子都會認為失去了親人,整天憂心忡忡,感覺在小伙伴面前抬不起頭來,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3.對立心理
由于父母的離異,孩子得不到積極的關注,為了贏得更多的關注,就總想在別的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的絕對權威,對父母甚至周圍的人產生對立情緒。另一種傾向是“破罐子破摔”心理,這樣的孩子往往性格暴躁,有的甚至表現的很殘忍。
單親家庭孩子都缺乏安全感嗎?
如何幫孩子走出心理誤區?
1.要照顧孩子的情緒
許多夫妻為了爭奪孩子會互相詆毀,娛樂圈類似離婚事件非常多。孩子是無辜的,但如果離婚肯定是需要長輩們的照顧,任何一方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孩子。如果真的離婚也要告知孩子身邊親近的人,比如奶奶爺爺,姥姥姥爺,還有學校的老師,請他們幫忙多觀察孩子的情緒,照顧好孩子的感受改變。
2.要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當夫妻長時間處于冷漠,緊張,毫無溝通時,那還不如選擇離婚來解脫。父母一定要雙方合力,多考慮孩子的感受,將豁達、真誠和智慧傳遞給孩子,而不是抱怨,冷漠,詆毀。
3.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找個機會告訴孩子,家庭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形勢,有的家庭有爸爸媽媽,有的是只有爺爺奶奶,有的還是養父母,所以接受自己現有的一切。最好雙方一起告知孩子離婚這件事,心平氣和得告訴他:”哪怕爸爸媽媽分開住不在一起生活了,但我們也依然會是你的父母,和以前一樣愛你。“盡量把離婚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保證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也要提醒孩子,離婚是大人的事,和孩子無關。
4.不要把仇恨投放在孩子身上
如果夫妻雙方決定離婚了,就不要在物質上太過計較。面對骨肉分離,孩子肯定會出現焦慮,不適感。盡可能多保持孩子的常規生活,不要去剝奪另外一方的探視權。多點陪伴和溝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適當引導,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依然存在。在孩子面前也不要出言不遜,數落對方的不是。有的家長會強迫孩子站在其立場,質問他到底是想要跟爸爸還算跟媽媽?這樣的問題千萬別問孩子,更不能把對前任的仇恨投放在孩子身上。
最后想說,每個人選擇一段婚姻,都應該是慎重的,對未來的生活做好準備的。不輕言“離婚”,不僅是對孩子對家庭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希望每一個家庭,都是生活在幸福的陽光中。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