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9-23 11:47:46
比如說學琴。有天看到的視頻中的音樂老師講得真好。小孩彈琴,從一個音符一停頓,到兩個音符、四個音符、一小節一停頓,這些枯燥的練習是為了什么?最后要達到什么樣子?是為了最后他能連貫地彈奏一整段曲子,為了讓他的音樂像小鳥一樣一路飛過,無需擔心下面的一段段柵欄。在孩子學琴時,我們要給他這樣的vision,讓他看到遠景,這樣他就不會被困在當下。
學習更是這樣。當孩子整天都埋頭為作業和考試而疲于奔命、無暇抬頭看路時,他不僅身體疲憊、內心更是疲憊,因為他看不到全景和希望。
給孩子愿景,告訴他,每個音符、每個學習環節,都是一個晶瑩剔透的小小的彩珠,我們要一個個做出來,最后串在一起,我們就有了一條美麗的彩鏈。
這樣,我們仿佛就是把孩子從枯燥的現在中解救出來。當他看到了遠景、看到了全景,他的現在就有了新的意義。
隨著孩子長大,我們鼓勵孩子去不斷勾畫更長遠的愿景。
記得上初中時,我看到我哥考上了一所重點高中,很羨慕,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當時在腦子里勾畫自己也走進那所高中的情景。后來我當然真的考上了。然后我哥上大學了。第一個學期他回家,說一口標準得有些夸張的普通話,在當時的我聽起來有些雷人。然后我就決心去北京上大學(上廣播學院就不會輕易被他雷到)。后來我又有過一些其他的愿景,有的已經實現,有的正在實現(沒有“沒實現”這個說法)……
現在看,很關鍵的是,在我這頭兩個愿望實現之后,我開始相信我的愿望了。我很放心地想,只要我在腦子里picture過的景象,或早或晚,都會真的實現。我至今仍然這么想。我不知道別人怎樣,至少我相信,愿景這個東西對我有效。
或許,正是這種信念才使愿景變得更有價值,而不只是一個隨飄隨過的白日夢。
所以,我們家長要啟發、尊重、引導孩子的夢想和愿望,鼓勵孩子去勇敢地追逐實現它們。孩子眼下這個不起眼的愿望其實不重要,讓孩子學會展望未來、對自己有信念,肯于努力,這些才更重要。
當孩子一旦看到自己真的走進自己的愿景里了,他就增強了信念,于是,這個機制就開始對他生效了。
愿景機制生效,聽起來有些玄,其實不神秘。它之所以有效,那是因為,當你經過認真思量、尋找、品味之后產生了愿景,并且對它有了信念,這時,你就會更專注、也更有力量。其他各種干擾,什么現實因素、境遇變化、玩世不恭、情緒問題等等,都只是小波瀾,都無法淹沒你通往愿景的道路。
有愿景,就有了愿力。
愿力可以強大得超越外界因素。這正如信佛的朋友所聽到的那樣——愿力大于業力,業力大于神通。
回頭想想,人生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過程:年少時我們覺得未來有無數種可能,我們興奮悸動。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性在減少,這也意味著我們的愿景越來越清晰。比如,我現在很清楚我在未來的時間里,要做的,只是那么兩三件事情。如此清晰真切,這讓我感到很輕松、很踏實。
據心理學家說,我們每8小時的思考中,就有一個小時是關于未來的思考。看來我們都忙著在設計自己版本的未來世界。假如把這些個人版的未來世界匯合起來,把無數個小宇宙拼湊起來,那或許就接近真實的未來世界了吧。
而那,將是我們的孩子所生活的世界。
所以想一想吧,5年后、10年后、N年后,你的未來世界是什么樣的景象?你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你正在做著什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