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9-21 15:58:12
教科研先導,完善自我,提升質量
(一)“7有”教研,注重實效
該園實施“7有”教研,即有主題、有學習、有痕跡、有實踐、有反思、有評價、有成果。在園本教研實踐中,該園通過座談、問卷調查、深入班級等找到教學真問題。通過理論學習、現場觀摩、案例分析、優秀園所觀摩、專家請進班等多種方法,幫助教師在學習、觀摩、實踐、反思、研討、再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解讀幼兒、支持幼兒的教學策略。在研訓活動中,教師教育觀念得到提升,教育行為逐漸轉變,工作不斷創新。
(二)課題引領,凸顯特色
“十二五”期間,該園完成了北京市教育學會課題《幼兒園韻律教學活動中情境創設的研究》和《主題背景下幼兒水粉畫實踐研究》兩項課題,編輯了書籍、圖冊、制作了音樂光盤等研究成果。通過科研課題的開展,該園教師具有了研究意識,掌握了研究方法,形成了研究習慣,提升了研究能力,從而較快地提升了園所的發展水平,凸顯了園所特色。
科學保健,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一)抓好保健常規,提升園所保健水平
該園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北京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常規》為依據,根據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實際情況,完善了衛生保健制度;以打牢基礎工作為目標,堅持做好晨午晚檢及班級衛生消毒工作的把控,強化疾病預防;科學合理的安排夏、冬季戶外活動時間,做到適宜的體能訓練游戲化;強化幼兒營養膳食管理工作,充分發揮伙委會職能,定期進行伙食研究,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保證幼兒營養攝入量。
(二)實施家園同步,做好衛生宣教工作
該園以“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為出發點和歸宿進行衛生宣教工作。在做好櫥窗宣教的基礎上,讓家長觀摩幼兒進餐、戶外活動等,了解幼兒在園活動情況。邀請家長參與園所管理,在交談和溝通中傳授先進的保健常識,聽取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通過班級的主題墻宣傳營養膳食、安全自護、五官保健等方面的知識,提升幼兒的健康意識,更好做到保教融合。
開放辦園,提高家園共育實效性
(一)增強服務意識,開展家園協同教育
該園安排了晨間鍛煉和晚間操活動,解決家長早送、晚接的后顧之憂;開設了園長熱線電話,隨時接待家長的熱線咨詢。為保證家園協同教育的實效性,該園開展了“五個一”活動。即:開設一個板塊。達成一個共識。組織一個講座。創設一個平臺。開展一個活動。
(二)雙向整合資源,實現三方共享多贏
該園利用社區中的小學、公園等資源,開展適宜課程;邀請家長參與玩教具制作,舉辦變廢為寶自制鐘表大賽等“區園共建”活動。在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的同時,積極為社區提供園所資源,參與社區文化建設。該園多次進入社區,進行不同主題不同內容的教育,發放宣傳材料,定期向社區開放園所資源,每月進行一次社區活動站活動,參加社區聯歡晚會、老少同樂等慶祝活動,努力為社區服務。
(三)豐富早教形式,樹立終身教育理念
為提高嬰幼兒看護者的素質和家教質量,該園以社區內0—3歲嬰幼兒看護者為對象,實施早期教育指導服務,做到了“早教有基地,活動有實效”。積極尋求街道辦支持,在社區建立早教活動站;開展多種形式的親子活動,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形成良好的教育行為,改變和優化家庭教育環境。作為北京市社區兒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該園還通過入戶指導、園所資源開放、家長講座宣傳、電話咨詢等服務方式對社區幼兒免費進行早期教育,服務范圍內社區兒童受教育覆蓋率達到95%以上。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