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8-31 17:20:14
大約從2009年夏天開始,富二代、窮二代和官二代這幾個新鮮詞匯開始在網絡上躥紅。中國有句古話: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
人生而平等,人事實上又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就比如“窮二代”和“富二代”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是不平等的,就比如這邊廂農民工子弟上學磕磕絆絆,那邊廂富二代培訓教育卻紅紅火火,冰火兩重天之狀態教人感慨良多。我向來不反對民企老板及富二代以自己的雄厚資本,去換取更好的教育。畢竟,社會向文明進軍的過程中,也的確需要財富階層從單純的炫富與揮霍,轉而走向對知識的崇尚與進階。但是,除去純粹的市場行為,政府部門及公立院校在向社會某一群體提供培訓教育時,也必須考慮到其中的公正性,因為支撐這些機構運行的正是全體納稅人的稅賦。
遺憾的是,當下的公立教育不僅在保障以農村學生為代表的“窮二代”教育公平上鮮有良方,還在教育資源緊張的背景下,集國內外頂級的師資和商業資源之力,向富二代敞開高端教育之門,這一舉動無疑再次觸碰到了公眾那根渴望教育公平的敏感神經。教育的根本要義之一,就是要促進社會公平發展,實現公平教育。而隨著教育的逐利化與市場化,公平砝碼卻開始向資本方嚴重傾斜,這最終導致教育公平的失衡。
雖說“窮二代”因為在艱苦和貧困的環境中長大,可能決定了他們能比那些“富二代”們更能吃苦,但能吃苦并不代表成功,成功固然需要付出,但是付出絕對不等于一定要吃苦,我們現在說的是誰更容易成功,而不是誰更能吃苦。不可否認能吃苦是成功的路上的一種有力條件,但它絕不是成功的充要條件。更不能成為窮二代更容易成功的理由。更何況“窮二代”因為貧困的家庭條件可能而不得不選擇退學,失學,甚至壓根就上不起學。缺乏了優良的教育,交際圈子窄,沒見過大世面….用什么和先天就什么都強于他們的“富二代”相爭
因此,在加強城市教育師資力量的同時,應該適當加強農村地區的的教師力量,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鼓勵更多教師到農村去教育,讓農村的教育的到提升,農村孩子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家長也要關心孩子的教育,要和老師保持溝通,窮二代孩子最大的心里問題,很多孩子覺得心里很自卑,很沒有信心,這是作為家長的要鼓勵孩子,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考上自身的努力,拼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