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8-29 10:13:28
新學年就要開始了,中小學新生馬上就要入學。今年2月,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實施多校劃片。那么在新學年的執行過程中,學校如何理解這一政策內涵?如何調整辦學策略?我刊對此進行了關注。
積極應對劃片入學新挑戰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石和具體體現。近年來,我國義務教育實行的“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在為學生上學提供便利、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破解擇校難題、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發展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教育部明確提出,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穩妥采取多校劃片的入學辦法。相對于“單校劃片”,“多校劃片”意味著一個片區乃至一個小區對應多個不同的學校,也就是一個學校對應了更多的來自不同區域的學生,這使得學校同時面臨生源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
無論是“單校劃片”還是“多校劃片”,合理的劃片都是這一政策有效實施的重要基礎。雖然各地做法各具特色,但在相關部門共同確定如何劃片之后,學校的辦學都將面臨新的形勢,需要在辦學思想與辦學實踐上做出相應的改變,以迎接新的挑戰。
首先,更加需要面向全體。新的劃片入學政策,會使學校生源狀況更加復雜多樣,學生學業基礎也會更加參差不齊,這無疑會增加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的難度,無論對于基礎比較好還是相對薄弱的學校,都會提出新的挑戰。面對學習基礎比較弱和學習習慣相對比較差的學生,已經習慣于接收優質生源的學校會有諸多不適應;面對以前很難遇到的優秀學生,相對薄弱的學校也需要做一些調整與改變。因而,新的形勢更加要求學校要認真對待每一名學生,認真研究每一名學生,不能僅僅關注個別特別優秀的學生,更不能放棄個別學習一時有困難的學生。
其次,更加需要尊重差異。劃片入學使得學生來源更加多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也會越來越大。因此,學校要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更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甚至要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僅就學業成績而言,優生與后進生也是同時存在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基于不同學生的興趣和基礎,分層教學就顯得十分必要。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分為快慢班的操作,更不同于辦重點班和實驗班的做法,而是對不同的人在學習的內容、進度與方法上,要作出有針對性的不同安排,在最大程度上逐步實施個別化教學,真正體現因材施教。
同時,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學生之間的差異也是多方面的,而這多方面的差異本身就是教育的重要資源。學校可以靈活地設計不同的小組學習或團隊活動方式,既可以讓有著共同學習興趣和基礎的人在一起,也可以讓有不同基礎的人在一起,通過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