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8-15 13:22:43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的確,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態,斑駁陸離,紛繁變幻,美不勝收。如朝霞似錦;旭日東升;新月如弓;星閃燈明;飛泉如帶;青山巍巍;春雨如絲;桃紅柳綠;以及湖面上悠閑的天鵝;森林中機敏的猴子;翠竹下溫順的熊貓;山嶺間勇猛的老虎等,都具有不同形態,不同色彩的美,對幼兒都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我們要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在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發現、觀察雨后的彩虹;雪后的美景;花卉的各種形狀、顏色;昆蟲、小鳥的動態特征;尋找燕子與麻雀、蝴蝶的異同;觀察秋天的樹木,引導他們看看葉子發生的變化,葉子的各種形狀,聽聽在樹葉上走動時腳下發出的沙沙聲,采集美麗的落葉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兩種或三種物品讓孩子說出他們的異同。如:桔子和蘋果有哪些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手表和座鐘哪兒一樣,哪兒不一樣?寶寶和媽媽的鞋哪兒一樣,哪兒不一樣;水壺和毛巾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另外,我們可以讓幼兒看大師的畫。例如:讓幼兒欣賞鄭板橋的翠竹;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張樂平的三毛。讓幼兒聽畫的故事,使幼兒感受到美,從而大膽想象、創造。
教師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有方法的培養幼兒觀察力的同時,還必須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幼兒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也不穩定,只有通過觀察活動,逐步培養他們的注意力,使之達到比較集中,穩定和持久。有意注意的時間長了,才可能使幼兒的觀察力得到很好的發展。如:我們可以給孩子讀一組詞,讓他認真聽,當聽到屬于某一規定的標準詞時就拍手。
興趣是美術的動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點。興趣和愛好象催化劑一樣,能不斷地促使幼兒去實踐、去探索,不斷開辟智慧發展的道路。幼兒對畫畫有一定的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需要教師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加以培養,使之保持持久。當幼兒一旦以極大的興趣參與畫畫時,他們必然以更大的熱情積極而努力地完成作業。
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應注意幾點:
1、教材的內容和表現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學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戲性。
2、教材難度要適中,教學要求要注意針對性。
3、教師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要濃厚,輔導的態度要親切,輔導要注意啟發性。
4、教師要同家長密切聯系,不斷溝通情況,注意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記憶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記憶是一個心理過程。它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重現三個環節。沒有記憶就談不上對經驗的保持,沒有保持,也就無法對經歷過的事物進行再認或重現。可見,識記和保持是再認或重現的前提。許多人都認為孩子很善于死記硬背,因而不注意給孩子很好地講解事物,只要求他們記憶。
事實上,孩子理解后的記憶比機械記憶效果要好的多。研究表明:孩子對常見的物品、樹木、理解了的詞、有聯系的事物更容易記住、記牢,而記憶沒有意義的圖形、事物、音節要花更長的時間,鞏固性也較差。孩子對自己的記憶行為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意識,我們可以用一定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訓練他們的記憶。如:挑選15—20人,讓孩子們圍坐一起,并記住都有哪些小朋友,然后由成人將一個孩子的眼睛蒙住,幼兒一起說:“一、二、三快快找,四、五、六快快藏。”成人在孩子們念完歌謠之后,任意選一名孩子藏到另一間屋子里,最后讓被蒙住眼睛的小朋友看一看,這里少了哪個小朋友?或是將桌上的實物位置調換,請幼兒憑記憶說出多了什么少了什么。
三、想象是繪畫學習的中心
對頭腦中已有的印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的形象的心理過程就是想象。這方面的能力就被稱為想象力,如果離開了想象,孩子的生活就不是豐富多彩,生動離奇了。對于孩子來說,沒有想象就沒有生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