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08-15 13:13:22
1.引入入勝的導入語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活動良好的開端能緊緊抓住幼兒心理,使幼兒產生愉快情緒,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如學習民間兒歌《數(shù)一數(shù)》,教師出示各種小動物時,夸張地說:“看!誰來和我們做游戲了?(揭去遮蓋在動物身上的布)哇!原來是××呀!”“虎、鹿、豬、兔、鼠”,一下子就引起了幼兒的求知欲。
2.扣人心弦的示范語
教師示范朗讀兒歌時,應注意音準和朗讀的技巧。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增添兒歌的美感,有效地感染幼兒。
3.振奮人心的激勵語
人人都喜歡得到稱贊和認可,渴望獲得成功。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過一次成功的喜悅,就會激發(fā)他追求成功的欲望。囚此,在教學中多使用一些激勵語,如“你朗誦得真好聽”、“你把每個字都念準了”、“你的表現(xiàn)棒極了”等,就會使幼兒信心倍增,學習更積極。
三、教具激趣
1.制作課件
美妙生動的畫面有利于幼兒感知兒歌的內容,錄像、投影可以直觀生動地表現(xiàn)兒歌內容,化抽象為具體,把美好情景直接展示給幼兒,給他們美的享受。如學習兒歌《小老鼠上燈臺》中,教師制作了動態(tài)十足的小老鼠課件。可愛的小老鼠生動、形象,再配以教師生動有趣的講解和朗誦,頓時牢牢抓住了幼兒的心。幼兒在有趣的畫面欣賞中很快理解TJD歌的內容。
2.繪制圖片
圖片上的畫面可以幫助幼兒再現(xiàn)經(jīng)驗,也可以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如在教學兒歌《高高山上一頭牛》時,教師可以一邊講解一邊示范繪畫,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幼兒在邊畫邊念的學習氛圍中很快理解與掌握了兒歌內容。
3.運用木偶
木偶具體形象,操作性強,深受幼兒的喜愛。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木偶的教育價值,吸引幼兒注意,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兒歌。如在兒歌《虎和兔》學習活動中,教師一手操縱“虎”,一手操縱“兔”,配合兒歌內容進行木偶表演,深深吸引了幼兒。幼兒學會了兒歌后,還可為他們提供一些手指木偶,讓他們在區(qū)角活動中邊玩邊念,加深對兒歌內容的理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