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2016-07-28 16:07:49
俗語有云:“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認為孕期胎兒吸收母體牙齒的鈣質。這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部分女性會發現在孕期,口腔狀態會變得不穩定,時而有齲齒、牙齦腫脹發炎,甚至嚴重時會有牙髓炎發生。這些問題看似不大,但卻可能對整個孕期造成困擾,甚至對寶寶的發育造成影響。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懷孕期間牙齒保健那些事。
懷孕后,由于內分泌發生變化,可能會導致牙齦血管擴張,抵抗力減弱,牙槽骨也會因此骨質疏松。出現一系列的牙齒健康問題。
1、蛀牙
孕期飲食習慣的改變和飲食不規律容易使孕媽媽忽略個人口腔衛生,孕期唾液分泌的增加導致口腔內呈酸性,這些情況都容易產生蛀牙。
2、妊娠期牙周炎
懷孕期間荷爾蒙改變,使牙齦充血腫脹,顏色變紅,刷牙容易出血,偶有疼痛不適。
3、急性腫脹
如果懷孕前有阻生牙未拔除,再加上牙菌斑堆積,阻生牙四周牙肉就會發炎腫脹。
4、妊娠牙齦瘤
一般發生在懷孕中期,由于牙齦發炎與血管增生,形成鮮紅色肉瘤(牙齦邊緣長出的小結節),大小不一,生長快速,常出現在前排牙齒的牙間乳頭區,不需要治療。牙齦瘤會在分娩之后很快消失,不用太過擔心,如出現妨礙咀嚼、易咬傷或過度出血等,可考慮切除,但孕期手術容易再發。
經常有家長問:“我的小孩既不吃糖,又能堅持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為什么還爛牙?”其實,在媽媽懷孕后,胚胎在第92天,乳牙開始發育,至194天時,牙釉質及牙本質即已形成。而恒牙的發育多在出生后,所以牙齒的結構要素必須從母體和飲食中才能獲得。因此,孕媽媽孕期的牙齒健康問題直接影響到寶寶以后的牙齒健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