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7-26 16:38:16
4)分析、了解影響幼兒學習的各種內在因素,采取各種手段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內在動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句鼓勵、表揚的話,有趣的活動內容,一朵獎勵的小紅花,取得成功的自豪感,這些都可能成為影響幼兒學習的內在因素。
最后,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材是活動的內容,是教育活動的中介。教材必須適合幼兒所處的發展階段,教什么內容,程度深淺,要符合幼兒的智力發展水平和生活經驗,并最大限度地引起不平衡,使幼兒產生同化或順應活動,使幼兒擴大原有知識結構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1)分析教材、修改教材。不唯專家、不唯教材,對每個教材中的活動設計都根據本班情況進行修改。
2)將新的教育觀、兒童觀融入教材中。
3)從幼兒生活、經驗中尋找教材。幼兒教育不像中、小學教育那么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因此教師可以不受教科書的束縛。隨著社會生活和季節的變化,從幼兒的生活經驗中尋找幼兒感興趣的、有助于幼兒主動探索的、蘊含豐富教育價值的“教材”。
3、集體活動的運用
有些許多教育內容是適于以集體活動的形式進行。首先,健康領域的有關的安全、衛生等常識;社會領域中有關社會的觀念、行為規范、活動的規則,必需的社會知識或概念;某些技能的傳授,如工具、物品的使用方法等;人類優秀文化傳統,如古代的詩歌、童話等。其次,幼兒都感興趣的內容,或不需要幼兒探索、個別化學習的內容,如講故事,學唱歌曲、體育游戲等均可以以集體活動的形式進行。當然,這些內容也可以以小組、個別活動等形式進行,只是效益不如集體活動。
二、小組活動
1、小組活動的特點:
小組活動是指將一個班級分為兩組或三組,每組由教師帶領開展不同內容的活動,活動結束后,各小組再交換。分組教學能夠解決班級學生人數過多的情況,使教師能更好地關注每個孩子,事實上小組活動只是小型化的集體活動。
2、小組活動的指導要點:小組教學活動和集體教學活動一樣,要注意“教法”、“學法”、“教學內容”,除此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空間上要避免相互影響。兩個小組要安排在不同的區域,如一組在教室,另一組在臥室,或者一組在教室,另一組在美術活動室或電腦活動室等。
其次,如果小組活動是要交換的,兩小組活動的內容要避免重復,既兩組內容不能有先后之分。如一組是認識“蝴蝶”,了解蝴蝶的特征和習性,另一組是手工制作蝴蝶,事實上,第二組活動的開展要有第一組活動的基礎,教師會在指導幼兒制作時就引導他們了解蝴蝶的特征,但在交換小組后,這一組還要進行認識活動,對這組孩子來說,他們的學習是重復的,學習的內容對他們來說缺少挑戰性和新穎性。
第三,確保小組活動的正常交換,使每個孩子能獲得同等的學習機會,
3、小組活動的運用。
小組活動主要有三種運用。第一種是分成兩組的教學活動,教學內容適合分組,這類小組活動也可以在活動區中進行,如一組是計算活動,教師帶領幼兒在益智區進行活動,一組是語言活動,教師帶領幼兒在語言區進行活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