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2015-11-20 15:21:25
在經歷了一定時間的磨合期以后,也許寶寶們已經不再懼怕幼兒園,但畢竟幼兒園是一個大的生活環境,和家里自然是不能比的。而寶寶入園后,大部分問題主要表現在心理、語言交流以及身體健康這三方面。
常見問題一、內心焦慮哭鬧不肯吃飯
如何對策?
這是寶寶入園出現最多的問題,由于突然離開父母,獨自一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還要和一群不認識的人一起生活、學習,寶寶會感到內心焦慮,哭鬧也算是正常的。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88%的孩子經歷了“入園不適應癥”,主要表現為入園時哭鬧、經常生病和胃口變差,不少孩子的入園不適癥會持續一個月以上。對此,兒童培養專家表示,孩子比成人更需要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于父母。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失去部分關注容易造成孩子焦慮,而哭鬧、不肯吃飯等都是孩子內心焦慮情緒的體現。所以,父母要為寶寶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努力開導和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努力適應新環境生活。
常見問題二、語言學習能力不足
如何對策?
全新的集體生活對大人來說都需要一個適應期,孩子就更不用說了。全新的小集體生活對孩子的語言、學習和社交能力也是一大挑戰。有些孩子雖然年齡達到入園標準,可語言、學習、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卻不足以應付新的生活,為此,很多家長表示很擔憂。專家對此表示:家長們不用過于擔心,孩子智力和能力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孩子來說,游戲就是一種重要和有效的學習方法,所以父母不妨平時多讓孩子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同時,家長還可以在飲食上下功夫,給孩子適當吃些魚類、核桃等堅果類食物和奶制品,幫助寶寶智力發育。
常見問題三、生病幾率上升
如何對策?
寶寶入園前,在父母的視線范圍內,可謂是“捧在手心中怕摔,含在口中怕化”,出點小差錯都心疼得要命。如今寶寶入園后接觸各種病毒、細菌的機會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也隨之增多,但寶寶的免疫系統直到6歲左右才能基本發育完全,如此一來,寶寶生病的概率也高了,父母的眉頭又開始皺起來了。所以家長需要配合幼兒園的每天晨檢工作,一旦發現孩子發燒等身體不適癥狀應該主動在家休息以便交叉感染,平時應該對寶寶多加以鍛煉,心情好壞也會影響身體情況。
體能體格發育很重要:對于這些問題,保證規律的作息時間、多帶寶寶出去曬太陽、進行戶外運動、增加肺活量和血液循環都是增強寶寶自身抵抗力的好辦法。此外,要注重孩子營養均衡,對提高孩子抵抗力也很重要。另外,可以考慮每天給孩子飲用適合寶寶年齡段的配方奶,可以彌補由于膳食安排不當、食物選擇不合理造成的營養素供應不足,避免營養素缺乏對寶寶智力和體格發育的不利影響,如鈣、鐵、鋅、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的缺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