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2015-11-20 14:44:58
日前,本報報道的“烏龍老伯因認錯孫女險被當成人販子”一事,受到了廣泛關注。事實上,廣州許多幼兒園在放學時都采取“認卡不認人”的辦法,以避免接錯、冒接孩子的情況。但是,接送卡在小學的使用并不普遍,許多學校都是孩子們列隊到門口后便四散而去“各找各媽”。有家長認為,盡管小學生相比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別能力,想抱走也并不容易。但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我女兒有一次就是自己跑去隔壁小區玩了,我嚇出了一身冷汗。建議要求必須由家長接送,家長沒到的,由老師統一領回校內。”家長劉先生說。
近年來,安徽、甘肅、河南等省陸續出臺規定,要求低年級學生必須由家長接送。其中,河南省教育廳規定,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上學、放學必須由家長接送,如要求自行上學、放學回家的,由家長提出申請,與學校簽訂免接送協議。安徽省教育廳要求嚴格實行小學低年級學生家長和幼兒園家長接送制度,確保每一名兒童都有家長負責接送,落實接送人和接送責任。甘肅省出臺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明確,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低年級學生、幼兒上下學時接送的交接制度,不得將晚離學校的低年級學生、幼兒交與無關人員。據廣州市教育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廣州尚未強制要求低年級學生必須由家長接送,具體接送辦法由學校自行把握。記者隨即詢問了黃花小學、署前路小學、清水濠小學、華陽小學、龍口西小學、廣鐵一小、中大附小、東風西路小學、育才小學、東川路小學等10所學校的家長和老師,其中要求低年級必須由家長接送的學校有7所,未強制要求的有3所。10所學校中,只有廣鐵一小制作了接送證,上面有學生的照片。其余學校接送均采取“認人”的辦法。龍口西路小學家長李女士告訴記者,該校一年級有14個班,每班45人。放學時由老師帶領排好隊的學生按照班序到學校門口,由孩子自己認到來接的大人就舉手向老師示意,老師與學生擊掌后,學生就可以離開。育才小學家長劉先生告訴記者,放學的時候,孩子們分年級列隊而出,在校門口繞場一周“各找各媽”,然后就是“各回各家”,并不需要什么特別的確認過程。至于那些沒有找到父母的孩子,則自行回到校內固定區域等候。
隱患
最怕“熊孩子”自己跑了
相比起被抱走、冒領,家長們更擔心的是孩子自己跑到附近玩,以及周邊的交通安全問題。“七八歲的孩子,隨便抱是抱不走的,最擔心的是他自己跑去玩。”育才小學家長劉先生說。他告訴記者,女兒在二年級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幾個小伙伴放學后跑到旁邊小區玩了。劉先生找不到她,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就在準備報警的時候,女兒玩夠回來了。
黃花小學校長朱思紅表示,學校很難強制要求低年級家長每天接送孩子。“有些孩子家就住在學校旁邊,出門五分鐘就能到家了,確實沒辦法強制要求。”朱思紅說,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會對每一個學生的家庭住址進行細致摸查,對于確實住得近的,允許孩子自行回家,而對于住得離學校有些距離的,老師會要求家長來接。
校內接vs校外接既怕閑雜人又憂堵交通
到底該讓家長們入內接孩子,還是在校門口等候,也是讓校方頗為頭疼的問題。去年開學伊始,廣鐵一小實施放學接送新規定,將交接點從操場挪至校門外,曾引發家長強烈反對。在此之前,該校會在操場上拉一條繩子,間隔開家長和孩子,在校內完成交接。實行新規首日,接送地點改在了學校門口,各班級家長在路邊分區等候。盡管不同年級的孩子走不同的門,但兩個年級就有過千名接送的家長,還有分批出來的孩子,統統擁擠在了校門口。由于共和大街屬于內街馬路,一旁是臨時停車位,道路只容一車通行,校門口容納不了那么多家長和孩子,于是馬路上站滿了人,把路全堵了,家長們生怕混亂中看不到孩子,蜂擁而上,一時間人車混亂,險象環生。
事實上,由于近年來頻頻發生的校園砍人事件,更多的學校選擇讓家長在校門口等候,放學期間,會有保安手持鋼叉站在校門口護衛安全,杜絕校外人員進入,但這種做法的缺點在于容易造成校門外擁堵,學校為此也是絞盡腦汁。如今,廣鐵一小已經改變了做法,重新允許家長入操場等候,但是會發給家長每人一個接送卡,上面有孩子的班級和照片,憑卡入內,既方便了家長,也減少了閑雜人等混入學校的機會。署前路小學校門前是一個小廣場,臨放學前,學校會拉繩子分割成幾個區域,讓家長按照班級排隊接孩子,避免了擁擠。
難題
校園門口成擁堵“黑點”
接送孩子車輛多導致學校周邊“違停”現象突出,而亂停車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造成交通擁堵和交通事故。研究數據表明,“對道路通行能力降低30%以上是很正常的情況”。據統計,2015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廣州交警共查處校園周邊交通違法7567宗,其中機動車亂停放5177宗,“五類車”2390宗,接送孩子車輛“違停”成為影響校園周邊交通的主要因素。位于東風路解放路路口的東風西路小學,一般從7時30分開始,人和車就陸續多了起來,會造成整條東風路陷入擁堵。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站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