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2015-11-17 21:39:11
近日,《中國汽車報》記者從豐臺區一所民辦幼兒園得知,該幼兒園2011年購買的國標長頭校車即將不能上路了。原因是豐臺區教委不再為該幼兒園校車核發校車使用許可,沒有校車使用許可,該校的國標校車除了不能進行正常的一年兩次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以外,該幼兒園的的校車已經獲得的校車標牌將可能隨時被收回。而這所幼兒園占入學總人數一半的500多名孩子可能將要面臨沒有校車乘坐的情況。
該幼兒園目前擁有包括國標校車,具有校車標牌的輕客、大型客車共計20輛從事校車運營,現在國標校車卻無法正常審核并進行年檢。
以安全之名是理由還是借口
據記者了解,在豐臺區的民辦幼兒園都面臨著與上述幼兒園同樣的情況。這些校車大多購自2011年前后,當時北京還沒有出臺《北京市校車安全管理暫行規定》,幼兒園運營國標校車并未被禁止。自去年5月起,這些幼兒園相繼發現,所擁有校車每半年一次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已經不能正常進行,同樣在去年5月,《北京市校車安全管理暫行規定》發布,其中第二條規定,本規定所稱校車,是指本市行政區域內依照本規定取得使用許可,用于接送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上下學的7座以上的載客汽車。而這條規定也成為上述幼兒園的國標校車不能正常使用的理由。
針對上述問題,記者聯系了豐臺區教委,得到的答復是,停止為幼兒園校車發放校車使用許可正是按照《北京市校車安全管理暫行規定》執行,同時,豐臺教委相關人士還告訴記者,豐臺區目前沒有校車。也就是說,無論是義務教育范圍內的小學、初中沒有校車,同時也沒有具有校車運營資質的單位運營校車。據記者了解,目前石景山區與豐臺區情況類似,整個行政區都沒有校車。那么,是這些行政區域完全沒有校車使用需求,還是北京市控制了校車數量?
在國標校車剛剛進入市場時,該幼兒園成為北京市少數購買“長鼻子”校車的學校之一,如今這些國標校車卻要依靠“托關系”進行每年兩次的車輛技術檢驗。
據北京市教委后勤處相關人士表示,北京市并沒有控制校車數量。那么,是這些行政區域完全沒有校車使用需求?據豐臺區某幼兒園的工作人員透露,沒有校車主要是“怕出事”。
該人士同時表示,豐臺區教委不為其繼續發放校車使用許可的理由是,幼兒園兒童不具有自我安全保護的能力,因此幼兒園不能夠使用校車。那么,我國自2011年起草并于2012年正式實施的兩項國家強制性標準《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專用校車座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的最終目的不正是為保證乘坐校車兒童的人身安全嗎?一位教育界人士也向記者提出質疑,如果說幼兒園兒童不具備自我安全保護的能力,那么低年級的小學生又是否具備這種能力呢?
幼兒園的正規校車被叫停會怎樣?
學校周邊,堵堵堵
2011年6月發布的《緩解北京市區交通擁堵第八階段(2011年)工作方案》提出,將各區縣政府試點開行校車作為緩解交通擁堵的重要綜合措施之一。來自北京交通研究發展中心的一份調查數據也顯示,在學生上學的各種交通方式中,私家車接送占比最高,達46.8%。
包括記者在內的北京市民也應深有體會,每當上、下學期間,學校周邊擁堵現象嚴重。學校周邊擁堵現象未得到緩解,與校車使用數量少有直接關系。那么,是學生家長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乘坐校車嗎?同樣在這項調查中顯示,“政府對現有校車進行引導和規范,校車運營正規化”是吸引家長選擇校車接送孩子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如果有正規運營的校車,學生家長很樂意自己的孩子乘坐校車出行,而不是自己開車接送。
以本文中提到的豐臺區某幼兒園為例,該學校共計20輛校車負責接送550余名兒童上、下學。如果這20輛校車最終因沒有資質無法運營,550余名兒童的出行絕大多數要依靠私家車(幼兒園兒童沒有獨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能力),這將對這所學校周邊的交通帶來多大壓力可想而知。
這張圖片來自于一位媽媽的朋友圈,她在文字中寫道:路上看到的校車,很專業很安全的感覺,開得也很平穩,孩子安全家長也放心,校車就是應該嚴格規范管理。
黑校車或復出
目前,豐臺區的幾所民辦幼兒園的校車仍在正常運營,“托關系”取得校車使用許可是他們目前能夠想到的惟一解決辦法,但是,幼兒園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托關系”雖然暫時解決了幼兒園現有校車的運營,但是該幼兒園想要增加標準校車數量以滿足正在增長的幼兒園兒童的乘車需求,卻無法得到批準。按照《北京市校車安全管理暫行規定》中的規定,在購買校車前,學校或校車服務提供者應向所在地區縣教育部門申領校車使用申請表。正是這一紙申請被駁回,導致這所幼兒園繼續購置標準校車的需求擱淺。
這種情況并非北京個例。在近日的媒體報道中,同樣將幼兒園劃分在校車使用范圍外的甘肅天水市,符合校車規范的“大鼻子”校車難以獲得教育部門的審核,無法上路接送幼兒,致使“黑校車”大行其道。那么,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在北京上演。如果進行正規運營的幼兒園校車被叫停,被整治的黑校車可能再次復出,一位負責幼兒園校車運營的人士像記者表示,目前黑校車運營在北京門頭溝、延慶的遠郊區縣并未完全杜絕。
以安全之名保障而不是叫停
一位客車企業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企業在北京市的校車銷售對象主要是私立學校,他們既有校車使用需求,也有足夠的財力和能力保障校車運營。據記者了解,北京市的公立學校則主要采取租賃校車的方式來滿足學生的上、下學需求。
為北京市海淀區多所小學提供校車服務的北京市順恒昌隆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他們作為校車運營的車輛都是7座及以上的輕型客車、中型客車,并無國標校車。在每天上學、放學期間進行校車運營外,這些車輛還會作為商務接待等用車。
依據《北京市校車安全管理暫行規定》規定,該規定自實施之日(2014年9月1日)起設3年過渡期,過渡期后本市接送小學生校車必須是按專用校車國家標準設計和制造的專用小學生校車。也就是說,這些取得校車標牌的非國標校車在2017年9月1日必須被更換或取消。而上述汽車租賃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并無采購國標校車的打算,因為這些車輛除接送學生外,無法用作其他用途,運營成本太高。
從長遠角度來看,取締幼兒園正規校車,又無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的校車運營模式,保障安全又從何而來?尤其是對于年紀更小的幼兒來說,他們的通勤是否更應該得到安全校車的保障呢?
北京某租賃公司官網展示的正在接送學生的校車,盡管具有校車標牌,但是很顯然,使用的并非符合國家標準的“長鼻子”校車。
一位從事幼兒教育的人士表示,將幼兒園劃分在校車使用范圍之外的規定是教育主管部門規避風險的托詞,“就是怕擔責,”該人士認為,對幼兒園標準校車不備案、不審核,教育部門就沒有監管責任。
一位教育界人士認為,幼兒園是非義務教育,家長有自主選擇教育場所的權利。交通工具的合法性和合規性在交管部門確認后,教育部門出臺有效措施保障其合理合法運營,而不應該以“規定”規避責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