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15-05-05 11:27:55
以下內容是關于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發展的進程,北京幼教網小編在這里將具體內容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1、"進軍號":2011年3月,教育部與北京市政府簽訂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在該備忘錄中,北京不僅承諾到2015年明顯緩解義務教育擇校現象,且首度將義務教育均衡指標納入到各區縣政府負責人政績考核。從那時起,北京就吹響了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進軍號"。
2、"攻堅戰":教育投入、教育設施、教師資源等辦學條件的改善只是"初步均衡",實現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才是"基本均衡"。正視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問題、減負問題、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問題,這是一場硬碰硬的"攻堅戰"。
3、"新地圖":要想讓群眾發自內心地擁護就近入學政策,基礎是實現教育資源的高位均衡。在"北京教育新地圖"上,不僅能看到學區制、集團化、薄弱校與優質校聯盟等橫向布局,還能看到初中校與小學九年一貫、對口直升等縱向布局。北京還整合高校和社會力量等優質資源參與小學體育、美育教育,推進高校建設附屬中學、小學,幫助薄弱中小學形成特色,提升質量。
4、"組合拳":北京全面加強對教育資源的統籌,強力引導資源過于集中的學校扶持資源薄弱校,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以構建教育新生態。對中小學課程設置、中高考等進行變革;通過取消小學階段的統考統測、降低中考0.2難度系數題等方式,給義務教育階段減負注入實質動力。
5、"全鏈條":此項改革就是給予學生全面發展的改革。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孩子在學前"玩"痛快,在小學"慢"下來,在初中"寬"一些,在高中"活"一點,步入職業院校"高"上去,接受大學教育"新"起來。
6、"獲得感":全面深化改革,就要以"更多獲得感"的教育制度紅利最大程度地匯聚教育民生的合力。學生的"獲得感"究竟是什么?是知識的傳授、信心的增強、視野的拓展、能力的增強。關注老百姓的"實際獲得"正是北京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本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