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 2015-04-14 10:17:43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
允許孩子慢慢成長,這恐怕是當前最著急、最不能慢慢來的事。
別讓孩子跑錯方向
讓孩子提前學習,避免“輸在起跑線上”,但是違背規律的學習,最后帶來的不僅僅是競爭中快和慢的問題,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問題。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比如3歲是直覺思維期,5歲才有形象思維,大班的孩子才開始出現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讓充滿想象力、充滿創造力的孩子去記憶漢字,背出一百以內的加法,他雖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間被固化的知識填滿了。
一項研究表明,在學前班認識較多漢字的孩子,一年級的語文會領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級,水平就與其它孩子持平了。
繪畫方面,8歲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視角觀察臨摹,在這之前孩子畫畫只是直覺思維的自我表達。讓太小的孩子學習繪畫技巧,告訴孩子太陽應該是圓的,云朵應該是白的,且不說這是對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種浪費時間。
幼教專家說:現在很多孩子三歲開始學輪滑,其實孩子的骨骼并沒有發育好,輪滑會傷害到身體。太早學芭蕾也是一樣,對孩子的骨膜是個大挑戰。
一名專門教授鋼琴的老師無奈地說:興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進名校。孩子們多才多藝,卻并不享受自己的愛好。“很多鋼琴十級的孩子發誓再也不碰鋼琴,他們不覺得音樂是終生的伴侶,因為音樂奪走了他們玩樂的時間。”
時代小學校長高軍玉講了一個學生的親身經歷:有時候僅僅是因為太早、太急,家長反而把孩子的興趣扼殺了。這個孩子來報名的時候問我,你們學校要不要學奧數的,我說不學。她拍著手說太好了,我聽到奧數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師發現她的數學天分,開始讓她接觸奧數,最后這個孩子對奧數非常著迷,拿到了大獎。
看看國外是怎么做的
事實上,在許多國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學者楊佩昌最近撰文《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別把孩子大腦當硬盤》。他說,歐洲許多國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國甚至把這一條寫進基本法里,禁止家長在幼兒園的教學之外給孩子補課。
“讓孩子一開始就進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一位8歲孩子的父親介紹說,德國的教育是一種逐漸加速的做法:幼兒園不學專業知識,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倫理,學會與人相處,重要的任務是玩得開心;小學也只是學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相對中國小學而言),到了中學才開始進入跑步通道,但依然還是慢跑。由于德國沒有統一的高考,所以學生壓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學,真正成年了,才開始進入快跑通道。到了這個時候,終于有了競爭,也才顯示出每個人之間的差異。
一名日本留學生告訴記者,日本在接受外國留學生時,對學生的學習總年限有嚴格規定,“少一年都要補齊,否則大學不能接收,”目的是不希望學生違背生理規律超前教育,循序漸進地來。
“如果從幼兒園就開始快跑,需要跑幾年的幼兒園、12年的中小學,那么到大學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氣。所以,你看看中國大學生發展后勁不足,原因就在此。”楊佩昌對記者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