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摩比思維館 作者:高暢 2014-11-25 19:37:44
前兩天,朋友圈風靡一道非常有趣的計算問題:
"小明花8元買了一只雞,9元賣掉,然后花10元又買了一只雞,11元賣掉,請問他掙了幾元錢?"
1、對應思想派表示: 9元賣掉說明掙了1元錢,然后9+1手里的錢全部投入,11元賣了,11-10=1,所以小明應該掙了1元。
2、公式思考派表示:定價減本金,(9+11)-(8+10)=2,掙了2元錢。言簡意賅!
3、分步思考派表示:兩筆生意可以獨立看,9-8=1,11-10=1,1+1=2,所以掙了2元錢。分步思考應用的如火純清~~
不管什么思路,大家在遇到題目之后,都第一時間選擇了自己擅長的思考方式解決,當然過程中有對錯,但是這種"第一"時間的感覺,還是對結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并非本能,而是大家在實踐思考中,長期累積的經驗技能。
其實,要想真正掌握一門技術 ,最重要的是一種感覺。比如打乒乓球,重要的是手感,高手接球的時候就能根據球對拍的壓力,感受到球的旋轉速度,從而敏銳的使用相應的擊打角度、速度與力度,可以極好的控制球,乒乓球高手可以感覺到球就像粘在球拍上的,能為已所控;比如學音樂,同樣需要對音樂的感覺,那就是樂感。樂感好的人不但可以有良好的對音的高低的感覺和對節奏的感覺,還可以從音樂中體會到高山流水,甚至是喜怒哀樂。
計算,對于5-6歲的孩子而言,也需要一種感覺,對數字、數量敏銳的感覺,對大數、小數、數與數之間多少比較的感覺,這也是孩子們初次嘗試用符號去表達的新技能,是成長不可或缺的能力啟發呢。所以,生活里我們可要試著讓孩子多留意數字、數量。
比如小數量(3以內、5以內、10以內等)的數數;
不同類型,不同顏色數量比較多少;如3個橘子、5個蘋果,你覺等哪個多呢?
數數練習。2個2個數(2、4、6、8……30),5個5個數,5-6歲可以挑戰更難一點的3個3個數,順著數不行還要會倒著數,這才考驗互逆思考的能力呢,而且還有進退維哦,難度5顆星。
這些鍛煉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孩子找到對數的感覺,當然要希望進一步的提高還需要在生活實踐中多應用,比如讓孩子買東西啊,數筷子、數碗啊,都是很好的生活應用。
小學一年級上學期重點學習二十以內的加減法,由于減法難度大,還把減法放在下學期,兩位數加減法又需要學習四十個課時。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一年級孩子斷斷續續需要一年的時間學習,可見計算是有多高的難度。
學習數學也要培養一些感覺,我們常聽數學老師說某某孩子數感特別好,就是對數特別
敏感。當然,數學中除了數感外,還有另外一些感覺,那就是形感、量感和空間感。其實,
最重要的還是對數學的好感。試想,如果沒有對數學好感,再見數學也就沒有感覺了。今天,我們先聊到這,下回我們再聊聊5-6歲孩子做計算中,常見的,你不能理解的奇葩問題。(來源:摩比思維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