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轉載 2014-08-07 17:50:13
8月6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北京市海淀區等7個地市、區縣成為標準實驗區,1600余學校本月起嚴格執行92條規定。規定包括:布置學生家務勞動、舉辦校園開放日、保證小學生每天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睡眠等。
義務教育學校要布置學生家務勞動>>>
《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由基本理念、基本內容和實施要求三部分組成。針對義務教育學校管理工作特點,管理標準立足學校管理工作實際,以學生和教師為中心設置了六項管理職責,分別是:“平等對待每位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營造和諧安全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六項管理職責下設22項管理任務,管理任務共下設92條管理要求,基本涵蓋了學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教育部表示,適用于全國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在92條內容中,明確提出,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或升學考試,不以各類競賽、考級、獎勵證書作為學生入學或升學的依據。實行均衡編班,不分重點班與非重點班。編班過程邀請相關人員參加,接受各方監督。同時,執行學生考勤制度,每天統計學生到校、上課信息,實行缺勤跟蹤。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方面,則要求科學合理安排學校作息時間,家校配合指導好學生課外活動,保證每天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睡眠。
在培養學生生活本來方面,教育部首次明確提出學校要增加學生勞動和社會實踐的機會,適當布置學生家務勞動,培養勞動觀念,掌握初步勞動技能。同時,為學生在校園內參加勞動創造機會,采用“校園加農戶”等方式積極組織學生參與衛生保潔、綠植養護、種植養殖等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勞動。在師德方面,則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收受學生或家長禮品,不從事有償補課。
學生考評則要求減少考試次數,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考試內容不超出課程標準,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此外,還要完善家長委員會,設立學校開放日,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治理。
海淀等7實驗區本月起執行>>>
為了檢驗管理標準提出的92條要求是否符合地方實際,在地方主動申請的基礎上,教育部確定北京市海淀區、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江蘇省泰州市、山東省威海市、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貴州省貴陽市7個地市、區縣為管理標準實驗區。據悉,教育部已召開會議對實驗區工作進行了專題部署。
教育部稱,對于這些實驗區的確定,是在地方主動申請的基礎上,教育部按照學校管理工作基礎較好、有主觀意愿的原則,經過認真討論和反復斟酌,從全國范圍內選定。實驗時間初步定為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7個實驗區在地域上涵蓋了華北、華東、華中、西南四個大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上涵蓋了東中西部,在行政級別上包含了地級市、市轄區(縣)、縣級市,共有約1600所義務教育學校,占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千分之六。
教育部表示,實驗區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各實驗區承擔著檢驗管理標準是否切合實際、為管理標準修訂提供寶貴實踐的任務,履行著破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難題、推動義務教育綜合改革的責任,肩負著探索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實現學校治理現代化方向的使命。
馬上就訪:11%中學校處于“心理環境預警線”下
教育部為什么要給學校管理工作制定標準?教育部稱,制定管理標準是落實規劃綱要、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當前,一些學校管理水平不高,問題較為突出。2014年5月,北師大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發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心理環境指數”,顯示我國11%的中小學校處于“心理環境預警線”之下,在學校紀律秩序管理、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學生自主發展等軟環境指標上存在突出問題,說明學校基本管理的各個方面都急需指導和改善。制定管理標準,有利于指導學校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實施科學管理、民主管理,發揮管理的育人功能,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同時,當前,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管理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有的學校在管理上還有不少薄弱環節,辦學行為不規范,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亂招生、亂補課、亂收費,存在安全隱患等。制定管理標準,基本可以回應解決學校管理“管什么”的問題,為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提供參考和依據。此外,管理標準是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政校關系的具體體現。
內容來自40余部教育法規>>>
對于這92條內容,教育部表示,這些要求是對教育部已有文件的匯總。內容來自40余部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為此,教育部組成了由行政人員、高校教授、專業研究人員和中小學校長等各方面代表組成的專家工作組,并委托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所全程參與具體起草工作。專家工作組力圖體現系統、完整,科學、合理,前瞻、引領、切合、可操作、可實現等關鍵詞,確定了每條標準的選擇依據:要體現“關愛學生、全面發展”理念和“公平”、“參與”兩大取向。
專家看法:標準應減少抽象內容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由于義務教育的學校差別很大,缺少管理規范,標準的出臺可以給學校一些參考。他認為,這92條內容不夠簡明,過于抽象,很大篇幅上是概念的內容。此外,內容也過于繁瑣。他表示,對于學校來說,應該依據專業的方式了解學生的需求,可操作性要強。學校辦學校,而非政府辦學校,如果學校內部建立專業的管理團隊,更利于學生的成長。目前,政府管理學校的意味過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