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日報網 2014-05-29 10:27:27
幼小銜接班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學前班,幼小銜接班在學習上分為綜合素質能力班和文化知識學習班;在時間上,有每周一次或一周幾次的,還有全日制的。全日制學前班課程,致力于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道德行為規范,提升學習能力、自理能力、語言表達、數學思維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同時通過符合孩子心理成長特點的教育手段,激發孩子的潛能并形成孩子自主的創新思維。主要是培養孩子適應幼升小后的學習生活與心理變化的提前過度。
每班12-16名學生,讓孩子們在集體環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關注。這是幼小銜接針對性教育的特點。
幼兒園是全日制的,不注重培養幼兒的特長,也不會針對性的對每一個孩子做到因材施教,幼兒園每個班要40個學生左右,老師更多注重的是孩子的安全意識和秩序意識的培養,比如會讓孩子們玩一些普通的常規小游戲,老師不讓做的事情堅決不可以做,做了就要被老師批評,要中規中矩不能犯錯,犯錯就要被罰。
當然這也不能怪幼兒園的老師們,因為孩子多又小。有些老師為了保證小朋友們的安全管得比較嚴,但是,管得太嚴也就限制了幼兒從小探索、發現、創新的好奇心,一但在幼兒教育階段就被限制了對種種事物好奇的天性,也就現制了幼兒的創新思維為和動手能力,從而孩子長大后的創造力就會很差。我國的教育比起歐洲國家來,在高中以前這個階段,看上去我們的學生成績是比別的國家要優秀,可是為什么我們國家的發明創造人才卻少得可憐,為什么在國際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人員沒有,這又證明了什么呢?我們是不是該反思,我國傳統教育的問題是不是出在了,幼兒教育階段就被限制了發散思維的形成和對創造力的壓制?
由于競爭,有的幼小銜接學校開辦的課程多種多樣,正在與國際化接軌,力爭培養出更多更全面的人才而不斷改變著教學方法,去吸引高要求的家長們。有競爭才會有進步這是不爭的事實。例如:京娃娃幼小銜接學校的課程,就是結合一些歐洲國家的教育理念制定了幼兒特長培養、潛力挖掘、創新培養和情商培養等個性化的人性化教育。特長培養:有的孩子天生愛唱歌,唱地很好聽,那京娃娃老師就會注重這個孩子的音樂天賦采取因材施教培養其特長;有的孩子總是獨出心裁做別人不敢做不敢想的事,這在幼兒園是絕對要被壓制的,可在京娃娃老師的眼里這才是奇才,這樣的孩子被老師們稱為是有創新能力和創制力的孩子。
總知,每一位家長都想讓孩子活出自己的風采,但是具體要怎樣在幼兒教育階段打好基礎卻一臉茫然。希望看完以上文章對家長們的茫然有所幫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