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時評 2013-09-10 12:37:42
為學莫重于尊師。每到教師節,學生都會以各種方式感謝恩師。今年,一種可等同于現金使用的教師節禮品卡格外火爆,讓這個充滿敬意的節日變味。在商家的推波助瀾和社會風氣的感染下,家長和老師都有種“人在江湖,不得不送,不得不收”的無奈。專家呼吁,盡快完善相關監管制度,打破無奈的“潛規則”,莫讓金錢玷污了師生之情。
馬上第29個教師節就要來臨,因為之前一條關于教師節改期的提議讓今年的教師節比往年聚焦了更多的關注和爭議。不管改不改期,教師節是學生感念師恩的日子,“師道既尊、學風自善”,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不知從何時起,家長給老師送禮成了教師節的“潛規則”,讓這個充滿了感恩和溫情的節日“變了味兒”。
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尤其重視,在孩子的教育上舍得下血本,給老師送禮也成了教育投資的一部分,不送禮害怕孩子會吃虧是大多數家長的心聲。教育部日前制定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對目前社會上廣泛關注的教師節“潛規則”也做出了明確規定—教師收禮嚴重者可開除。中央連發禁令,提倡過“廉節”,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也發出“家長不送禮、教師不收禮”的倡議,這反而讓很多家長心里沒了底。
所謂“潛規則”就是你情我愿的事,一送一收盡在不言中。要想改變這種現象,還教師節清正風氣。光靠一紙規定去禁止是禁不住的,還是要注重老師的道德培養。“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老師要以自身高尚的品格去影響學生,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教書育人,教書和育人一樣重要,以身作則,才能稱得上為人師表,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