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 2012-10-29 15:18:15
再次,要注意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說到這兒,有些家長可能還是比較擔心。擔心什么?別的孩子在入小學前都學會了不少漢字,會簡單的加減運算,如果我的孩子什么都不會,那能跟得上 去嗎?這擔心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有失必有得,或許你的孩子在動手、動腦等方面已遠遠超過了其他同學,難道這不值得慶幸嗎?至于暫時的落后,也關系不大,只 要孩子有學習的興趣,很快就能趕上去的。廣泛的興趣愛好和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將影響人的一生。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一位孩子的父親是個“新聞迷”,早上聽收音機,晚上看新聞節目,成了這位父親的必修課。而他的兒子從小受到了潛移 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也迷上看新聞。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入小學后,老師發現這個孩子的聽說能力、記憶力特別強,讀起課文來,語感也特好,愛看課外書, 對身邊的事也很感興趣。剛入小學就能看《西游記》的學生版本了。問他,字認識嗎?他說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但大概能知道講了什么事。而認識的那些字基本 上是自己通過問父母,通過一遍又一遍反復的接觸學會的。你看,孩子一旦有了興趣,根本就用不著機械、死板地教他認字、寫字了。這樣,對這個孩子一生的學習 習慣養成來說,將是一個良性循環,將會學得很愉快、很輕松。
在入小學前,家長還應重視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有規律的作息習慣,文明禮貌習慣,與人相處習慣,生活節 儉習慣等。同時,家長要注意教育的分寸,正確把握嚴與愛的尺度,多給孩子鼓勵,讓孩子從小學會自信。特別不能在他人面前當著孩子說自己孩子的缺點。我們中 華民族的傳統,人們往往喜歡說客氣話。帶孩子出去玩,別人問,你孩子學習怎么樣?我們家長總會謙虛地說:“不怎么樣,不太好。”其實,這樣是很傷孩子心 的。家長也不要老是把“你真笨”、“真糟糕”等詞語掛在嘴邊,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直接影響孩子學習、生活的積極性。
進入小學后,家長切記不要隨意給孩子加重學業負擔。如現在小學一年級學生是不允許留任何書面家庭作業的,學生在校時間也進行了嚴格控制,一年級 小朋友在一星期中,有三個下午是提前一節課放學的。在書寫方面,提倡只要學生能把生字記牢就好,絕不允許出現罰抄寫十遍,罰抄課文內容的變相體罰現象。這 些措施都是為了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家長最好不要與學校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馳。如果孩子確實有精力,不妨可以有選擇地發展孩子的藝術特長,讓他們更加全面地 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