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分網 2012-07-19 11:51:01
7、鍛煉堅強的意志品質。
孩子不能抗拒誘惑,主要是意志薄弱,因此,應該創造機遇,使孩子經受艱苦的鍛煉,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8、讓孩子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
在孩子心理尚未成熟進度,難免會犯錯誤或出現越軌行為,應該給孩子改正的機會。必要時應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而不可只以批語譴責來代替教育。
9、給是非一個界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寶寶1歲左右起,為寶寶建立一套簡單、明了、容易操作的行為規則,讓他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讓他在一個寬松而不失規則的環境中生活,逐漸學會自律。比如,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伸手去拿;拿別人的東西要經過主人的同意;外人給東西,應先問問爸爸媽媽能不能要。不到1歲的寶寶聽不懂過多的解釋,可直接用其他東西轉移其注意力;如果寶寶兩三歲,能聽懂一些道理了,爸爸媽媽可以借助講故事的方式使孩子明白其中的原因。寶寶很可能幾次犯同一個錯誤,這時爸爸媽媽要“將解釋進行到底”。
10、提供必要的準備。
爸爸媽媽不能慣著寶寶見什么要什么,但某些東西,最好也給寶寶準備,像玩土玩水用的小水桶、小鏟子,小皮球,可以坐在上面自己“駕駛”的汽車等。如果寶寶沒有這些自己喜歡玩又很大眾化的玩具,看到別的孩子玩得高興,自己被冷落在一旁,內心會很失落、壓抑,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所以,該買的一定要買。不然,極度的壓抑可能會促使寶寶將他人的東西據為己有。
11、認準堅持我自己。
在寶寶的內心埋下是與非的種子,并讓他從小“堅持我自己”,不盲從。告訴寶寶,不能做的事情,即便是身邊的小朋友都做,自己也不能做,還要制止他人。比如,到游樂場玩,看到有的孩子把海洋球裝進兜里,即使自己喜歡那些彩色的球,也不能學著把球塞進自己的口袋,因為那不是自己的東西。
12、父母要做好榜樣。
如果父母一邊對寶寶說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一邊順手牽羊把單位的東西往家里“順”,在超市里把口香糖一類的小東西趁人不注意揣進腰包,或是買東西時占點小便宜,給寶寶做了壞榜樣,寶寶就會把規則拋在一邊,因為看到的遠遠比聽到的記憶深刻,所以,要想寶寶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首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