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 2012-07-19 10:25:47
一、抓緊培養“任務意識”
有的孩子上學后,不會自己管理學習用品,甚至不會記作業,是因為他一直習慣于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勞,還沒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是每個小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所以,入學前家長必須幫助孩子樹立任務意識,比如分配給孩子一兩項家務勞動作為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如掃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去超市購物前,請孩子列(畫)出購物清單,并負責提醒大人把清單上的物品買全。
二、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做事磨蹭、做作業時間長是很多新小學生的通病。因為以前時間都由大人掌控,孩子自己對時間的概念很模糊。比如,在孩子做某件事情之前,讓孩子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開始做事情,就不許以各種借口來回走動了。
三、操練認識新朋友的本領
幫孩子做一些必要準備:事先了解家庭周圍有沒有與孩子同齡同校的,設法讓他們認識,約好入學第一天一同上學。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對小學生活會感到安全多了。同時,帶孩子外出玩耍時,對孩子進行“主動出擊”(主動結交新伙伴)的訓練。
四、學會自己解決與伙伴間的沖突
鼓勵孩子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去別的小朋友家玩,給孩子創造更多和不同年齡的孩子接觸的機會。當孩子們之間發生沖突時,家長不要充當調解員,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平時,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如果和小朋友遇到爭執,該怎么做。
五、需要養成坐得住的習慣
剛入學孩子如不經過注意力方面的適應性訓練,非常難以適應學校生活。家長必須有意識地對將要上學的孩子進行靜坐訓練,特別是對好動的孩子進行一段時間的靜坐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六、有做作業的概念
放學回家后,孩子還缺乏完成作業的執行任務意識與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有些孩子回家后,家長問他有沒有作業、有什么作業,孩子的回答除了不知道還是不知道。因此家長應配合老師多詢問孩子是否有作業,作業的內容是什么。這樣的訓練能幫助孩子養成放學回家幫作業的良好習慣。一年級孩子的書面作業不多,口頭預復習工作會更多一點。家長應該讓孩子在上學前就養成晚自修的習慣,每次可讓孩子坐在固定的位子上,或者給他講故事,或者讓其涂涂畫畫,時間以半小時左右為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